-
土與水:鄉(xiāng)土文學的復調合唱
近來熱播的電視劇《生萬物》及其原著小說《繾綣與決絕》,再度將“土地”拉回公眾的文學想象中。
2025-09-21
-
詩歌人類學的深層叩問——讀黃梵《愛越界的酒神:現(xiàn)代詩漫談》
《愛越界的酒神:現(xiàn)代詩漫談》是詩人、小說家、學者黃梵多年來詩歌評論文章的合集,其中凝結著他在長期創(chuàng)作反思與沉淀中提煉出的詩觀。
2025-09-21
-
《談美育》讀札:理性的建成與“古典”的現(xiàn)代美育
《談美育》是一部美育論的普及讀本。
2025-09-20
-
姜超:人間路與客居情——評北喬《大地上的星辰》
詩集《大地上的星辰》(作家出版社 2025年5月版)冊頁山河,滿含作者北喬半生身飄天涯的旅思,那些詩篇始終與山水談心,和時間對話,雅致深情,如同為我們打開了一座豐饒富贍的印象庫。
2025-09-20
-
夏商長篇小說《東岸紀事》:書寫那些被生活壓低的靈魂
在被意識形態(tài)、商業(yè)邏輯、技術浪潮不斷重塑的時代,小說依然是我們探尋“被遺忘的存在”的一種方式。
2025-09-20
-
朱強散文集《起風》:感官詩學與文化基因喚醒
先于一本書見到一位作者,但讀到文字時卻很難想象書中文字顯現(xiàn)出來的有著如老叟般深沉智慧的“老靈魂”是一位眉宇軒昂、氣質儒雅、文字潔白、粒粒生香的“年輕”作者。
2025-09-19
-
鄉(xiāng)間舊夢與世間萬象的生命觀照——《龍鳳歌》讀札
摘 要 在《龍鳳歌》這部沉潛、醞釀十年之久的長篇小說力作中,胡學文以其厚重深情、靈動質樸的筆觸回望了鄉(xiāng)間的舊夢。
2025-09-19
-
張立群:跨世紀詩歌現(xiàn)象考察
作為課題“百年新詩學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1990年代以來中國新詩學案研究”主要是對1990—2017年中國新詩發(fā)展過程中,可以成為“學案”的現(xiàn)象、話題等進行梳理,挖掘、呈現(xiàn)這一階段新詩史發(fā)展過程中一些新的內容與講述之可能,為后來讀者閱讀、了解這段歷史留下特定的資料與檔案。
2025-09-19
-
那心中的草原是神性的草原——評艾平散文集《天生草原》
這是呼倫貝爾大草原,也是艾平的草原。
2025-09-19
-
“一個端著一大盤子黃豆的人”——我眼中的王春林
我是喜歡讀評論文章的,在評論文章里能直接學到新的觀念、新的思維。
2025-09-19
-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有力見證
《西域鴻爪錄:王炳華新疆考古歷史論叢》是考古學家王炳華先生近十余年來文章的結集。
2025-09-19
-
“用感情的線,聯(lián)系著民族斗士底心,傳播著抗戰(zhàn)底聲”
在民族危難之際,抗戰(zhàn)詩歌運動非常活躍。
2025-09-19
-
在微不足道的 細節(jié)中感受愛
哲貴的中篇小說《微不足道的一切》以細膩筆觸講述了丁小武的家庭生活。
2025-09-19
-
生動詮譯抗戰(zhàn)精神的淬煉歷程——評《抗戰(zhàn)時期的中國思想》
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的偉大歷史時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左玉河的新作《抗戰(zhàn)時期的中國思想》應時而出。
2025-09-19
-
張清華:一蓑煙雨,萬縷詩思——《一蓑煙雨》閱讀筆記
60歲以后的梁平在想什么呢?這是我以往經常暗自追問的問題。
2025-09-18
-
開明書店“以刊帶書”的啟示
20世紀20年代,章錫琛在同道中人的支持下創(chuàng)辦了開明書店。
2025-09-18
-
《天下良田》:譜寫悠揚的田野之歌
河南周口作家柳岸的長篇小說《天下良田》,將筆觸聚焦波瀾壯闊的農業(yè)現(xiàn)代化進程,以50多萬字的篇幅深情描繪中原大地萬畝糧田、風吹麥浪的美好畫卷,講述基層干部精耕細作責任田與良心田、農民群眾的生活發(fā)生巨變的故事,以文學的樣式為時代變革交上一份答卷。
2025-09-18
-
父親衣襟上的塵土依然在閃光——《背影》百年的文學啟示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寫于1925年10月,原載于當年11月22日《文學周報》第200期。
2025-09-18
-
《入戲》:走進“人戲合一”的生命狀態(tài)
《入戲》的編輯過程,于我而言,是一場漫長而深刻的洗禮。
2025-09-18
-
“報告”與“文學”的生動互文
包松林報告文學《筑夢路上——無錫地鐵發(fā)展紀實》以江蘇省無錫市的地鐵建設歷程為描述對象,充滿縱深感、廣域度和史詩性,呈現(xiàn)出以無錫地鐵建設為代表的中國地鐵60年發(fā)展歷程的甘苦,由此描繪出一幅中國式城市化和現(xiàn)代化狂飆突進的絢爛畫卷。
2025-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