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駕駛我的車” ——讀路內的《山水》
一、 從《霧行者》說起 就像一個毛線團的線頭往往藏在另一個毛線團中,《山水》的出現(xiàn)似可往前追溯到《霧行者》。
2025-07-09
-
張麗軍:重新從鄉(xiāng)村出發(fā)
一切都要從鄉(xiāng)村出發(fā)。
2025-07-09
-
重估1980年代余華寫作轉型的文學史意義
之所以重新聚焦余華1980年代以來的小說,緣于他在此期間的寫作風格,較自己之前的書寫習慣,有了明顯變化。
2025-07-09
-
論“新北京作家群”的發(fā)生、書寫視域與寫作范型
作為現(xiàn)代化大都市,北京一直以來是典型的超級移民城市。
2025-07-09
-
一部返璞歸真的書話集——評北喬《南人書話》
在《晦庵書話》中,唐弢曾對書話的特點做過如下概括——“書話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點事實,一點掌故,一點觀點,一點抒情的氣息;它給人以知識,也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2025-07-09
-
生活之歌與精神之歌的交響——讀長篇小說《龍鳳歌》
胡學文的長篇小說《龍鳳歌》,共計四十多萬字,故事時間跨度長。
2025-07-09
-
黃詠梅:文學閱讀中的頓悟
于我而言,閱讀的迷人之處,同時也是令人期待之處,就是書中某些言語或故事忽然引發(fā)自己的頓悟,令人擊節(jié)贊嘆、回味再三。
2025-07-09
-
以現(xiàn)代目光打量江南風情——評小說集《高手》
蘇迅的小說創(chuàng)作大多關乎玉器和古玩。
2025-07-09
-
如何理解新大眾文藝中的“大眾”
當下,“新大眾文藝”是個熱詞。
2025-07-09
-
折射時代光影的多棱鏡
散文是獨具靈性和自敘特質的文學體裁,形式自由靈活,表達內蘊豐富,凝聚著寫作者的感情涌動與精神氣象。
2025-07-09
-
《春盡江南》:以詞語的創(chuàng)造改寫時間
詩人王明法筆下的江南,沒有停留在地域性概念和美學圖標的構建上。
2025-07-09
-
《秋水》:江河真的總歸自在嗎?
總覽全篇,小說《秋水》以獨特的敘事結構和富有張力的文風創(chuàng)造了一個關于生命奇遇和生存境遇的深刻故事,而在故事背后,流露著作者陳春成追求平靜的寫作心態(tài),和對江流、人事的哲學性思考。
2025-07-07
-
丁東亞:不可言說的,歸于沉默
近日讀元雜劇,記下了《沙門島張生煮海》(神話傳說喜劇)中一句:山無名,迷殺人;寺無名,俗殺人。
2025-07-07
-
《星空與半棵樹》:星空下的鄉(xiāng)村畫卷
陳彥的長篇小說《星空與半棵樹》,以細膩筆觸和宏大視野,描繪了一幅秦嶺深處鄉(xiāng)土世界的壯麗畫卷。
2025-07-07
-
《哲學家的小王子》:一場童話與哲學的邂逅
在童話與哲學之間,存在著一片模糊卻充滿張力的地帶,《小王子》就誕生在這片交界之地。
2025-07-07
-
以文獻為舢板抵達象征內層
今年初,《幻想底盡頭》與《新生的野力》兩部“穆旦傳”幾乎同時推出,即便它們實際的出版周期各異,但最終卻達成了一種“巧合”,詩人穆旦的一生由“曲折灌溉的悲喜”交疊著細致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2025-07-07
-
《草原》雜志的探索與堅守
《草原》雜志作為一本幾乎與共和國同齡的文學刊物,她的歷史和地方性意義在國內的期刊中也是非常有典型性的。
2025-07-07
-
《我把你的名字寫在詩里》:那些下在詩歌里的雪
當《我把你的名字寫在詩里》的十周年紀念版正式出版時,我的心中滿是感慨。
2025-07-07
-
《大宋花事》:在歷史與花香中探尋詩意
沈勝衣的《大宋花事》宛如一幅精美的畫卷,將花卉與歷史巧妙地交織在一起,以細膩而深情的筆觸勾勒出大宋時期的花事盛景,同時也彰顯了作者在花事散文創(chuàng)作上的獨特魅力。
2025-07-07
-
《山東抗日戰(zhàn)爭史》:偉大抗戰(zhàn)精神的具象化
“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