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新亮:作家批評與作家創作的同構性與互補性原創
作家批評是作家在從事文學創作的同時開展文學批評的行為,這歷來是文學批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2025-08-27
-
王士強:“00后”詩歌,小時代,語言詩學
若干年后,當人們討論起2025年的詩歌,他們將會記起《北京文學》重磅推出的“‘00后’詩歌大展”,作為一個詩歌事件,它已然進入人們的文化記憶之中。
2025-08-27
-
關于苦難的詩學煉金術——曉角詩集《三天過完十六歲》閱讀札記
“這輩子每天攢一厘才華/十幾年攢成一點兒才華/一輩子成不了作家沒什么/以后還有下輩子/下下輩子”——00后詩人曉角在《攢人生》中寫下的這些詩句,猶如暗夜中的螢火,照亮了一個農家少女的精神世界與文學之旅。
2025-08-27
-
此時刀刃向誰開——《雙刃劍》讀札
月前劇集《以法之名》熱映,演員姬他在劇中飾演萬宏一角,一條條彈幕不時閃過:“楚呱噠又回來了”。
2025-08-27
-
《大湖洲傳》:一部客家古村落的史詩與禮贊
大湖洲位于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湖江鎮,是贛江碧波之上的一個江心小島,也是一個風光秀美的自然村落。
2025-08-27
-
寫出豐富的人性和人的無限可能性——長篇小說《天境行》速評
作家出版社新近出版了建始作家陳步松多年嘔心瀝血之作——長篇小說三部曲《天境行》。
2025-08-27
-
一曲壯懷激越的民間小調
在當代文學史中,民間視角成為抗戰書寫的重要方式。
2025-08-27
-
呼喚對歷史的敬意與共情——讀冰心手稿有感
【作家手稿觀察】 當電腦替代傳統的紙筆,給人們帶來各種便利的同時,手稿就成為一種稀缺性資源,猶如一道即將消失的晚霞風景,這不能不引發關注與重視。
2025-08-27
-
以新視野打開抗戰文學的豐富圖景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樣的時刻重新思考如何閱讀、研究抗戰文學的問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2025-08-27
-
吳崇源長篇小說《當代英雄》: 疏放磅礴,塑造站在時代潮頭的英雄
我因多年前就認識吳崇源,已經是老朋友了。
2025-08-26
-
機器、神話與文明的誕生——讀梁寶星《山?!?/a>
時隔四個月,我再次讀到梁寶星的科幻小說,大為“驚艷”。
2025-08-26
-
徐良:時代之痛與人性之殤
一方面是熱門作家作品及跟風圍堵似的批評,一方面是難以出頭的新銳作家作品和批評的集體失語,這是文學創作與批評之間長久保持的一種非正常關系。
2025-08-26
-
鄧紫棋《啟示路》——以信任的姿態學習無條件的愛
2022年,歌手鄧紫棋推出專輯《啟示錄》,將14首MV拍成一部完整的科幻連續劇。
2025-08-26
-
從“校園之殤”到“長大之困”,如何為邊緣少年照亮生存之光?
《“隱形”的孩子——關于“校園霸凌”的社會觀察》(重慶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是作家李燕燕的又一部非虛構力作。
2025-08-25
-
丁捷:財富疲倦與靈性覺醒
“富,人之所欲也。
2025-08-25
-
《師父是個好人》:“業余性”寫作的奔競姿態
1992年,著名學者薩義德發表了一系列精彩的演講,在談到當時挑戰知識分子的四種壓力時,他提出了著名的“業余性”觀點。
2025-08-25
-
張艷梅:作為考察新世紀城市文學的倫理敘事視角
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正在重塑社會結構。
2025-08-25
-
“疊”的三重性和“蝶”的夢境
首先請原諒我給這篇評論起了這么一個無厘頭的“諧音梗”標題。
2025-08-25
-
邊界與景深,現代詩歌語言的文本瞻顧
收到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詩人周瑟瑟主編的《語言的邊界:2024年中國詩歌精選》一書時,正值小暑節氣,窗外陽光熾熱,草花榮盛。
2025-08-24
-
以工筆畫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評劉慶邦《鴿與鳳》
作為一種繪畫術語的工筆畫,在中國傳統繪畫體系中,主要是相對于寫意畫而提出的。
2025-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