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的憂郁與哥特靈魂——略談班宇的《山脈》
《山脈》是一部沒有被班宇直接寫出的小說。
2025-09-28
-
沖破理論話語的“圍城”——劉詩宇和他的當代文學研究
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界,由文學史和文學理論攜手建構的話語如層巒疊嶂,研究者置身其中,久而久之難免會有“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局促和無奈。
2025-09-28
-
氤氳于文字間的茶滋味
讀過二三介紹茶葉的著述,大都資料豐富,可考究探討時,卻容易發現,過于就事論事,作者缺乏茶水滋潤。
2025-09-28
-
家國情懷與文脈賡續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2025-09-28
-
經山歷海,書寫萬物生靈之美,講述中國生態文明故事
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我國生態文學創作活力迸發,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生態文學作品。
2025-09-28
-
“有常”與“無常”的辯證法——讀蔣韻《在山那邊》
《在山那邊》這一書題名本身便具有辯證法的效果。
2025-09-28
-
“將文字交給一切人”——創意寫作與新大眾文藝的發展
從《延河》雜志的討論開始,圍繞新大眾文藝的話題討論已經成為引人注目的文藝現象,并有著進一步成為文藝思潮的趨勢。
2025-09-28
-
《百年來中國文學海外傳播》:凸顯文學研究在文明交流互鑒中的獨特作用
通過對百年間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整體描繪,該書將中國文學置于跨國、跨語種的文化網絡中審視。
2025-09-27
-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通俗文學期刊與大眾文化生活
內容提要 20世紀80年代開始,通俗文學期刊大量創刊。
2025-09-25
-
中國現代散文總集選本的經典建構與選學轉型
內容提要 中國現代散文總集選本,以《中國新文學大系》三輯散文選和《中國現代散文選》七卷本為突出代表,體現了分期分類選本和斷代統編選本兩個系列的編纂成就,標志著現代散文經典體系的成功建構和中國散文選學的現代轉型。
2025-09-25
-
申霞艷:世界視野中的當代中國海洋敘事
一 深圳微縮景觀及其世界想象 在《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黃子平、陳平原、錢理群將文學時間從政治時間中松綁:“所謂‘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就是由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開始的至今仍在繼續的一個文學進程,一個由古代中國文學向現代中國文學轉變、過渡并最終完成的進程,一個中國文學走向并匯入‘世界文學’總體格局的進程,一個在東西方文化的大撞擊、大交流中從文學方面(與政治、道德等諸多方面一道)形成現代民族意識(包括審美意識)的進程,一個通過語言的藝術來折射并表現古老的中華民族及其靈魂在新舊嬗替的大時代中獲得新生并崛起的進程。
2025-09-25
-
賀與諍:青年寫作如何發現“沉默的大多數”?
當下的青年寫作呈現出豐富多彩、各有所長的“島嶼化”狀態。
2025-09-25
-
詩的定義——兼談新詩批評范式
一 詩,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有多少熱愛它的人,就有多少的偏見和誤解。
2025-09-25
-
紅海灘傳奇:藥企和人生的沉浮
在蘇北連海市廣袤的鹽堿灘上,一叢叢海英草春綠秋紅,以頑強的生命力扎根瘠土。
2025-09-24
-
“一方水土”是如何被想象的
城市與地方,是描述同一地理空間的不同視角。
2025-09-24
-
黃立宇《馬廄島》:“外來人”母題與生活的幻滅
《馬廄島》是一部新近出版的中短篇小說集,收錄了作家黃立宇2021年至今發表的8篇小說。
2025-09-24
-
王瑛《清潔女工筆記》:素人寫作的曲折突圍
王瑛的非虛構散文《清潔女工筆記》以職業親歷的第一視角向大眾展示了“清潔女工”這一職業群體的生存境況與人生軌跡,其書寫的客觀性、真實性與細致性為這一作品賦予了獨特的魅力。
2025-09-24
-
于混融處見眾生——陳昌平《合葬》的人性解構與現實叩問
東北早春的冰雨裹著雪,將爆炸后的狼藉輕輕覆蓋,卻掩不住空氣里火藥的刺鼻氣味——陳昌平的短篇小說《合葬》,以一場猝不及防的爆炸開篇,將英雄與罪犯、正義與邪惡、權力與底層的復雜糾葛,凝縮在胡四臺子站的方寸之間,最終以一抔混融在一處、無法甄別的骨灰,完成了對現實與人性的深刻叩問。
2025-09-24
-
劉大先:作為經歷與經驗的寫作
“海客”并不是一個常用詞,大致有三個層面的意思:泛指航海者,特指航海經商者,引申為居無定所、浪跡江湖之人。
2025-09-24
-
張鑫:敘事的巴別塔或語言的烏托邦
我非常肯定,陸源完全知道自己在寫什么,盡管他在《文學報》刊發的《瀛波志》創作談里裝傻,說什么“我豈止不知為什么要寫它,甚至也不知究竟該怎樣寫它”,但從小說內部的細枝末節處,我早已看出端倪,陸源就是想做一回上帝,做一回敘事的上帝,這樣他才好隨心所欲地擺弄語言。
2025-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