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濃蔭匝地 哲思致遠——讀《云山蒼蒼:任繼愈傳》
百年前,齊魯大地的春寒尚未散盡,平原縣一處普通的房子里迎來了新的生命。
2025-10-08
-
《絕地生花》:在絕境中開出生命之花
李春鳳(筆名凈月)的新作《絕地生花》近期出版了,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優秀小說,無論是從文學的高度還是從社會學的角度,本書都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討。
2025-10-08
-
《神女》:“金色鳳鳥”的詩性魅力
葉梅長篇小說《神女》,散發著一股蓬勃而神性的力量,彌漫著一種靈動而自由的詩性,這種力量和詩性來自何處? 仔細尋覓那峽江的山山水水,長江上的大小船只,吊腳樓頂的縷縷炊煙,鳳娘藥房里的草香藥味,宜昌石牌嶺下的泥土樹木,江岸巖洞的神秘懸棺,其神性和詩性就撲面而來。
2025-10-08
-
父親的“離場”與“家庭會議”的缺失——梁鴻非虛構《要有光》讀后感
作者梁鴻的非虛構作品《要有光》通過“非虛構+觀察+對話”的復合敘事,多維度地記錄了當下越來越多“時代少年”及其家庭正在經歷的成長之痛與生活之惑,內容真實、意義深刻。
2025-10-05
-
世界遺產中的“中國分量”
《千山萬水:中國申遺故事》 呂舟等 著 中信出版集團 如今,當身著漢服的年輕人在故宮的紅墻黃瓦間定格影像,當夜探廬山的旅客們于云霧中追尋詩人的足跡,“訪古尋跡”成了許多人假期旅行的新方式。
2025-10-05
-
再注“唐三百” 修文亦品人
《唐詩三百首》 蘅塘退士 編 李修文 評注 國文出版社/光塵 那天的中山大學是如此美——天空湛藍、白云朵朵、茂盛的大榕樹,走在中山大學的中軸線上,每一步都會看到不同的景色,偶爾的鳥叫和蟲鳴,每一步中都帶著小小的驚喜和欣慰。
2025-10-04
-
理解西藏 書寫西藏
《西藏讀本》 沈衛榮 主編 西藏人民出版社 “世界第三極”“雪域凈土”,眾神棲居的“夢之鄉”……面對各種形容與敘述,我們應當如何真正了解西藏?正值西藏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由清華大學沈衛榮教授主編的《西藏讀本》正式出版,作為本書的撰稿人之一,我深感榮幸,也愿借此書評,簡要闡述本書呈現的西藏面貌,以及它講述的西藏故事。
2025-10-03
-
談文論學,根柢在“人”
《文學現場的真實與想象:陳子善訪談錄》 陳子善 著 山東畫報出版社 訪談、對話、口述其實古已有之,并非現代事物,典籍中的各類“答問”“語錄”“口說”便是。
2025-10-03
-
永恒的凝視——讀南莊子《我的老母親》一詩
永恒的凝視——讀南莊子《我的老母親》一詩 南莊子的《我的老母親》,并非僅僅是一首抒發悼亡之痛的詩作,它在樸素敘述的同時,揭示了關于親情、生命與死亡之間一種令人心顫的凝視辯證法——生者與逝者,彼此的目光如何穿透時空界限,維系著那無法被死亡真正割斷的眷戀。
2025-09-30
-
韓少功:小說的“變”與“不變”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首先我祝小說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年會成功,也祝我們的《小說研究》越辦越好。
2025-09-30
-
迷霧中的真相與心靈的突圍——《舊日水痕》閱讀印象
在殷飛的短篇小說《舊日水痕》中,一場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成為打開中年女性精神世界的鑰匙。
2025-09-30
-
《巨鯨歌唱》:為了寫作的寫作
一個文本修辭主義者的哲學 周曉楓《巨鯨歌唱》,讓我想到波蘭電影導演基斯洛夫斯基的《十誡》《薇羅妮卡的雙重生活》和《紅》《白》《藍》。
2025-09-30
-
還原歷史與表現歷史——關于任君長篇小說《狼兵出擊》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漓江出版社推出作家任君描寫明代廣西東蘭狼兵抗倭斗爭的長篇小說《狼兵出擊》,意義非同尋常,500年前的敵愾同仇,80年前的浴血奮戰,在這一時間節點上銜接連合。
2025-09-29
-
十年之后——中國文學英譯期刊尋蹤
當二十一世紀進入第二個十年,三種中國文學英譯期刊相繼高調登場。
2025-09-29
-
《大商賦》:深邃的商業倫理和燦爛的人性光輝
古野是一位有著深沉悲憫情懷的優秀鄉土作家,他的電視劇《活財神康百萬》雖遭遇挫折,但他繼續前行,又經歷了十多年的精雕細刻,將其改編為長篇小說《大商賦》。
2025-09-29
-
歷史、地域,與知識分子精神史——讀王堯長篇小說《桃花塢》
少年方后樂站在蘇州桃花塢的橋上等待父母,彼時1937年——這個頗具畫面感的開篇,不僅是故事的起點,更為長篇小說《桃花塢》中即將展開的生活和命運,做了時間與空間意義上的“錨定”,向讀者明喻了故事中人物一切行動和選擇的基本語境。
2025-09-29
-
新詩與舊體詩:消除偏見,相互取法
自新文化運動肇始,新詩在中國“發芽破土”“迅猛生長”,日益繁榮,以其自由之姿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2025-09-29
-
普通讀者催生文學史發展新風暴
近期,“文學史讀者維度的建構”的話題得到了一些學人和期刊的關注。
2025-09-29
-
實體書店:在融合創新中打開新的發展空間
書店是社會文明程度的象征和文化傳播的窗口。
2025-09-29
-
當流星雨遇上剪輯術——讀顏橋《蒙太奇流星雨》
顏橋的中篇小說《蒙太奇流星雨》刊載于《鐘山》2025年第4期,有一個抓人眼球的題目。
2025-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