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舒:我們這代人的“支山”,是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守住精神的海拔
小說《支山》講述的是父女兩代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履行著“支山”使命:父親那代人的“支山”是用生命阻擋侵略者的炮火,而我們這代人的“支山”,或許只是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守住某種精神的海拔。
2025-09-02
-
四十多年,對文學的追尋保佑我做一個好人
童年,我第一次讀到文學就愛上了它,但我不知我愛的是什么——它發乎文字又高于文字,像月光、像青草,像風在樹林里的低語。
2025-09-02
-
王彬:從生活中尋覓描寫歷史的出口
前幾年,我到天津參加一個文學活動,活動之余,主辦方組織大家去靜園參觀。
2025-09-01
-
“契約”是什么?——《她的契約》創作談
“契約”是什么? 小時候,學到一個詞“契約精神”,似乎跟近代資本主義社會有關,還是個褒義詞。
2025-08-28
-
鄭越檳:詩道吹萬
沒有辦法,詩必須是直接從生命中撕下來的一頁。
2025-08-28
-
呂錚:《雙刃劍》創作談
《雙刃劍》寫于我的44歲,距《三叉戟》已過去八年。
2025-08-28
-
胡澄:向內凝視和諦聽
一 從心里閃了一下,仿佛朦朧的夜色中的一點星火;或一個針尖,突然觸碰肺腑——我相信所有的詩都是如此。
2025-08-26
-
胡學文:是魚刺,還是生活的隱痛?
《魚刺》這部作品是從生活中來的。
2025-08-26
-
【小說課】老舍:怎樣寫小說
小說并沒有一定的寫法。
2025-08-26
-
朱山坡:向著光明跑
光明是小說《向光明》中的主人公。
2025-08-25
-
天真與經驗之歌——《澄明山下》創作談
這篇小說萌芽于我對重逢這件事的理解和聯想。
2025-08-25
-
伍倩:《舌鎖》的鎖芯
“人們慣說,作家創造了這個或那個人物。
2025-08-25
-
客觀規律與自由意志
拙作《行歌三疊》曾在《中國作家》刊發過部分章節,最近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
2025-08-25
-
崔君:我的朋友許仕農
五月下旬的周末去爬山,懷柔的山上,小花溲疏和太平花正開。
2025-08-24
-
蛋殼里的風暴——關于長篇小說《蛋鎮詩社》
關于詩歌和詩人 讀詩、寫詩從來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2025-08-24
-
梁平:巴山夜雨延綿的詩意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似乎對絕大多數詩人都有著某種牽引,“巴山夜雨”從一首詩演變為獨特而鮮活的文化基因,成為跨越時空的情感共鳴。
2025-08-24
-
陳人杰:牦牛背馱來的星光
提起我的西藏故事,我不禁思緒萬千。
2025-08-22
-
徐劍:西藏的誘惑
這些年,我一直行走于西藏,用生命的履痕在雪域大地上,寫下一個作家的詩行。
2025-08-22
-
次仁羅布:時間無法濯盡的那份感恩
在不知不覺中,我已把青色的青春和蓬勃的中年期消耗殆盡,正步入“六十耳順”的階段。
2025-08-22
-
文字與心靈結伴而行
1 我經年的散文寫作,已形成了“文字思維”——所經歷的人事與物象,即便是沒有明顯的意義,也想用文字的編織,勾畫出意義。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