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仙》:“真者乃以為夢”
原標題:《且論成仙》 文登縣周書生,與成書生小時候一道讀書,他們是出身門第大不同的好友。
2025-09-02
-
一盞宮燈引發的諫爭
熙寧四年(1071)正月,大宋首都開封的大街小巷爆竹聲聲,到處彌漫著節日的氣氛。
2025-09-02
-
穿針乞巧 七夕星河里的期盼
每年農歷的七月初七,為七夕節。
2025-08-29
-
七夕,如何續寫“宇宙級浪漫”
當無人機編隊在夜空中勾勒出“銀河”,異地戀人通過“聯機”完成虛擬現實中的“鵲橋相會”,數字設備交互七夕傳說,而你要如何度過今年的七夕節?走進上海,很多年輕人期待感受一次“宇宙級浪漫”,選擇在佘山天文臺、崇明東灘濕地觀星,在上海天文館、西岸美術館、利園等觀展以“走近太空”;或走進市集做一次非遺手工,復刻“穿針乞巧”習俗,制作一份“互動性體驗”的禮物;在游戲里感受“七夕限定”,《掌上問道》《天諭手游》《誅仙手游》《光·遇》等不少游戲已推出非遺任務、七夕CP皮膚、限定小游戲等活動;當然,更有玩家在上海這座二次元“痛城”中逛一遍“痛樓”…… 過七夕,已成為多個年齡圈層的歡樂慶典。
2025-08-29
-
古代七夕詩詞給當代人的愛情提供了哪些啟示?
七夕是民俗節日,也凝固為古典詩詞中的重要母題。
2025-08-29
-
銀漢秋期萬古同:白居易詩中的七夕
元和元年(806),白居易登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被授為盩厔(今陜西周至)尉。
2025-08-29
-
古風里的祥瑞:并蒂蓮與持蓮童子
七夕之夜,自古便是乞巧寄情的浪漫時節。
2025-08-29
-
中國人最浪漫的節日:星河寄情,彩線穿針
當我們凝視從魏晉南北朝至清朝的古畫,月下引線的女子、銀河相望的仙人,仿佛聽見了穿越千年的低語——對智巧的渴求、對愛情的堅守、對美好的祈愿,始終是華夏文明中不曾褪色的底色。
2025-08-29
-
“詩豪”劉禹錫詩中的草木風骨
孟子說:“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
2025-08-28
-
徐霞客:朝碧海而暮蒼梧
暑期里和同學去蘇州看展覽,路過無錫境內看到“霞客故里,品味長江”巨幅文旅招牌,便想到幾年前讀到的一句詩“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
2025-08-26
-
今天,我們如何讀陸游
2025年是南宋詩人陸游誕辰900周年。
2025-08-25
-
域外藍鯨有夢思
葉嘉瑩教授不僅是杰出的古典詩詞研究者,而且是第一流的詩人。
2025-08-25
-
奇異與詩筆——唐傳奇創作機制對用詩策略的影響
宋代趙彥衛《云麓漫鈔》曾稱唐傳奇“文備眾體,可以見史才、詩筆、議論”,傳奇“詩筆”的一個重要體現是作品中常常插入詩歌,如托言人物為詩,起到推動情節發展、刻畫人物性格、營造詩意氛圍等作用,或是在傳奇篇末附上詩歌互相配合。
2025-08-25
-
《丁前溪》:竭誠慷慨與知恩報恩
丁前溪,山東諸城人氏,家產富裕,錢糧充足,仗義行俠,欽佩漢代俠客郭解之為人。
2025-08-22
-
《愛蓮說》睿識的由來及影響
北宋大儒周敦頤的《愛蓮說》是小品文的名篇,歷來被各種散文選本所看重,也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
2025-08-21
-
張養浩的“氣”
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2025-08-21
-
在湖州遇到趙孟頫
春天的一個夜晚在湖州城里游逛,不經意間步入一家書店,柜臺上放著周文翰著《不浪漫:趙孟頫傳》(清華大學出版社,2022年)。
2025-08-21
-
歷代筆記漫談
關于讀書,前人有云:“讀經不如讀史,讀史不如讀子,讀子不如讀稗史。
2025-08-20
-
韓琦和蔡襄的仕途挫折
北宋慶歷五年(1045)四月,京杭大運河的碼頭城市揚州迎來了一位37歲的新知州。
2025-08-20
-
王彬:《聊齋志異》中的寺廟
說到《聊齋志異》中的寺廟,最為人們熟知的恐怕就是“蘭若寺”。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