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處陶然吟野鳧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秋,翰林院編修查慎行乞假葬親。
2025-11-05
-
儒門中的陶淵明
陶淵明詩歌一般被認為第一次讓田園成為詩的主題,而且創(chuàng)造了士大夫隱逸的審美空間,為后人開創(chuàng)了一種可能的生活方式。
2025-11-04
-
蘇軾的“老”與“不老”
熙寧六年(1073),蘇軾作《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尋春》一詩,其中有“老來厭逐紅裙醉,病起空驚白發(fā)新”兩句。
2025-11-03
-
蝴蝶酥的全球史
一種多層酥皮點心,表面撒白砂糖,放入烤箱烘焙而成;因為酥皮料在對卷的時候當(dāng)中留有一個空隙,切片烤熟之后,呈左右對稱形狀如展翅蝴蝶,國人因此稱之為蝴蝶酥。
2025-11-03
-
鞠有黃華可落英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與梅、蘭、竹并稱“四君子”,以孤高而清冷的操守為人所比興稱道。
2025-10-31
-
《山海經(jīng)》里的獨角獸
筆者在甘肅省博物館參觀時,曾看到兩件獨角獸文物,一件為木質(zhì)彩繪,通體飾紅,有黑色花紋,頭頸低垂,一只獨角微微上挑,似乎蓄勢待發(fā),尾巴向后飄起,整體靈動輕盈。
2025-10-31
-
黛玉不說“您”
翻遍《紅樓夢》,沒發(fā)現(xiàn)一個“您”字,這里說的是作為第二人稱敬稱的“您”。
2025-10-30
-
西學(xué)東漸與奇獸躍淵
《奇獸之鑒》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并非孤立地介紹各種怪獸形象,而是將其置于清宮知識接受和近代早期全球化的語境中加以討論。
2025-10-30
-
宋代重陽節(jié)的全民生活圖景
天氣轉(zhuǎn)涼,中秋剛過,“佳節(jié)又重陽”。
2025-10-29
-
《袁氏世范》:宋代平民家訓(xùn)的智慧
在中國家訓(xùn)文化的漫長發(fā)展歷程中,宋代無疑是一個成熟且璀璨的階段。
2025-10-28
-
“子部小說”還原性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清代文言小說有兩部家喻戶曉的名作,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和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
2025-10-27
-
蘇軾《后杞菊賦》的詼諧
“烏臺詩案”是蘇軾遭遇的第一場近乎致命的政治危機。
2025-10-27
-
覆巢之下:明末士人金聲的努力與掙扎
朱明政權(quán)的覆亡對于清初遺民們來說是心中無法釋懷的痛楚。
2025-10-24
-
聊聊文學(xué)中的愛情、婚禮與婚姻
舊,并不一定都要拋在身后,它遲緩的腳步,反倒如緩緩的流水,明凈,安詳。
2025-10-24
-
隔膜的纖維——《紅樓夢》中的屏風(fēng)
“歲久丹青色半銷”:“屏風(fēng)”的介紹 “屏風(fēng)”一物,歷史源遠,三千年前作為天子專用器具,設(shè)于周天子座后,象征權(quán)力,名為“邸”或“斧扆”,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逐漸流入貴族階層使用。
2025-10-23
-
柳敬亭的三寸舌
“流落人間柳敬亭,消除豪氣鬢星星。
2025-10-23
-
天一閣:萬篋書卷益古今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藏書歷史。
2025-10-22
-
“列女”是怎樣變成“烈女”的
西漢末期,軍事家、經(jīng)學(xué)家劉向(約公元前77年-前6年)寫下著名的《列女傳》(也有認為是偽托),從現(xiàn)在的資料看,2000多年前用漢字寫成的《列女傳》,是世界文明史上第一次系統(tǒng)地為婦女立傳的著述。
2025-10-22
-
文瀾閣里閱春秋
國慶假日期間,來到杭州市西湖區(qū)孤山路25號,這里坐落著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qū)。
2025-10-21
-
鄭和下西洋帶回的珍獸
2025年是鄭和率中國船隊首下西洋620周年。
2025-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