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與梁實秋跨越時光的友誼
在我國現當代文學史上,作家冰心和梁實秋皆以從容優雅的散文著稱,一個情感細膩,文筆秀美,風格清新,深受女性和青少年讀者的喜愛;一個學識淵博,灑脫凝練,詼諧輕快,頗得知識階層的推崇。
2025-06-10
-
陳煥章:從東方進士到西方博士
百余年前,一位身著長衫的晚清進士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用英文寫就的博士論文《孔門理財學》,竟讓“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發出“梳理孔子之后的經濟史時,我們可以看到一種類似于現代經濟學家的做法”的贊嘆,讓韋伯在《儒教與道教》中反復征引,更讓美國新政時期的農業改革以“常平倉”為名向中國取經。
2025-06-09
-
黃裳集外跋文拾遺
一 國家圖書館藏清抄本《柳塘外集》是黃裳的舊藏,封面題記,“《柳塘外集》二卷,吳兔床藏抄本,丙申(1956)夏,黃裳揮汗記”,扉頁有一大段跋文,“此拜經樓舊藏抄本《柳塘外集》二卷,與四庫館所收四卷本不同,抄手甚舊,余所蓄清初抄本往往類此。
2025-06-09
-
?集體記憶與歷史重述
一、引言:“記憶的轉向” 左翼作家對“左翼文學”的回憶自1933年丁玲被捕后而引發,至新時期形成集體性的回憶熱潮,與“延安文藝”回憶雙峰并峙,同時構成現代中國重大而又意味深長的文化景觀。
2025-06-06
-
一邊戰斗,一邊學習:在晉察冀游擊辦學的華北聯大
1937年10月,毛澤東在慶祝陜北公學成立的題詞中,對革命文化隊伍應具有的精神品格進行了明確的闡釋:“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
2025-06-06
-
林則徐的家書
最近讀到林則徐在虎門銷煙前后寫給夫人的幾封家書,感觸頗深。
2025-06-06
-
買書讀書,是我的一種“呼吸”方式
《王國維遺書》手跡 《王國維遺書》 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版 在我的書房里,有一部放在案頭的《王國維遺書》,一共16冊,平裝32開,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9月版,源自商務印書館1940年版的一個影印本,封面上“王國維遺書”五個字,為羅振玉(系金石學家、校勘學家、古文字學家)所書,并鈐有“羅印振玉”陰文方章。
2025-06-06
-
《團結就是力量》這樣誕生
《團結就是力量》是中華民族在血與火的歷史中鍛造出的抗戰精神的寫照。
2025-06-05
-
編輯的文學史意義 ——讀《書事余墨》
在傳統認知中,文學書籍的編輯常被視為文學創作的“幕后工作者”。
2025-06-05
-
隱于《蔣維喬日記》背后的武進文獻征存社
沈燮元先生不止一次告訴我,說他早年曾記了幾年日記,里面涉及不少學術界的名人,可惜沒能堅持下來,不然到晚年可能也會成為有用的材料。
2025-06-05
-
跟原本的徐光耀一起成長
一 噓一口氣,再噓一口氣。
2025-06-05
-
嚴家炎 “未刊手稿”:施蟄存與顯尼志勒
(注:這份未刊手稿寫于20 世紀80 年代初,為嚴家炎先生研究新感覺派小說的讀書筆記。
2025-06-04
-
一生有光:“小人物”邵貽裘的光華情緣
日月光華,星河璀璨。
2025-06-04
-
葉圣陶1949年應邀“北上”的前前后后
大時代會影響個人的命運,而個人的選擇又會影響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2025-06-03
-
延安西路上的“夜半歌聲”
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樣恐怖,黑幕下一個被毀容者,露出猙獰的面目,爆發“熱血”的吼聲…… 本文要說的“夜半歌聲”,溫潤、可愛且動聽,也非出自“戲院頂樓”。
2025-06-03
-
雷啟立 :徐中玉先生二三事
為紀念著名的文藝理論家、教育家,新中國文藝理論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路人之一徐中玉先生誕辰110周年,推動中國文論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華東師大中文系舉辦了一場學術研討會。
2025-06-03
-
五卅運動與《熱血日報》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當晚,在陳獨秀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緊急會議上,決定成立行動委員會領導五卅運動,同時,決定由中央主管宣傳工作的瞿秋白負責創辦一份報紙,以加強黨對民眾參加反帝斗爭的領導、宣傳和動員,揭露帝國主義者的屠殺罪惡,同反動軍閥進行堅決斗爭。
2025-05-30
-
程凱:在戰斗中成長的人與文藝
河北社科院文學所主編的57卷“華北抗日根據地及解放區文藝大系”近期出版。
2025-05-29
-
《柳詒徵1927年日記》的幾點啟示
柳詒徵(1880—1956),字翼謀,號劬堂,江蘇丹徒(鎮江)人;長期擔任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館長,以其淵博的學識和卓越的貢獻涉及教育學、史學、書法、圖書館學等多個領域。
2025-05-29
-
金克木與圖書館
專業人士之外,現當代學人里,論跟圖書館的關系之深、情分之厚,金克木(1912—2000)大概首屈一指。
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