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筑長城——古北口打響北平抗日第一槍
說起長城抗戰,人們首先想起的,大多是《大刀進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這既是29軍在喜峰口用大刀鑄就的英雄敘事,又是抗戰的精神圖騰。
2025-07-22
-
音樂中流淌的抗戰史詩
音樂,無形無色,卻往往是最有棱角的利器。
2025-07-22
-
藏書票:一部人書互動的文化史
狄更斯的藏書和紋章藏書票(左),徐家匯藏書樓提供 我國報刊上刊登的第一張英國藏書票圖片,黃顯功提供 以紙為媒的歷史記錄,既有文字的書寫,也有圖像的描繪。
2025-07-22
-
徐光耀:從紅小鬼到嘎子之父 百歲人生鑄就烽火筆魂
盛夏的陽光熱烈奔放,懷著崇敬的心情,見到期頤之年的著名作家徐光耀,老人精神矍鑠,目光中透著睿智與和藹。
2025-07-22
-
束沛德:我嘗到了酸甜苦辣
張光年(右)和本文作者束沛德的合影 悠悠人生路上,喜怒哀樂或酸甜苦辣,往往不期而遇。
2025-07-21
-
胡文輝:《聊齋志異》與金庸——為類型文學辯護
一 《聊齋志異》寫鬼狐,金庸寫江湖。
2025-07-21
-
孫郁:文章家費孝通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五日,費孝通與本文作者攝于北京三聯書店 費孝通的名字一直罩在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的影子里,文學天賦反而被淡化了。
2025-07-21
-
新國家與舊出版:1949年后的世界書局
目前,學界關于1949年后私營出版業的探討,多從宏觀視野出發,闡述行業巨變。
2025-07-21
-
《畢業歌》:一首唱響全國的青春戰歌
《畢業歌》手稿 資料圖片 1934年,滬上秋風瑟瑟,一位年輕的作曲家正在斗室中忘我地創作。
2025-07-20
-
國之歌者 傳唱千秋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的展柜中,靜靜地放著一把琴身已斑駁的小提琴。
2025-07-18
-
牧之先生,《文史知識》一直珍存著
讀了2024年11月8日《中華讀書報》楊牧之先生的文章《臧老看過的雜志,還保存著嗎?》,欣喜之中,我真可說是感慨系之。
2025-07-18
-
張季鸞交友瑣記
1926年9月,《大公報》以大公報新記公司的名義重新注資復刊。
2025-07-18
-
沈從文與頤和園霽清軒
小學時代的頤和園春游,可說是一件歡呼雀躍的大事,母親會破例給一毛錢零花,一個義利圓面包,煮兩只雞蛋,這些吃食平日里難得一吃。
2025-07-18
-
數理化三科才考了25分 為什么錢偉長非要棄文從理
錢偉長(1912—2010)出生于江蘇無錫一個偏僻村落,雖然家境清寒,但他聰穎好學,自幼隨四叔、國學大師錢穆熟讀經史子集,國學功底扎實,在讀完兩年初中后,便考入蘇州高中。
2025-07-17
-
烽火弦歌里的文人脊梁
1937年,淞滬會戰后,上海淪陷。
2025-07-17
-
延安戲劇中的抗戰書寫(1935-1949)
引 言 延安戲劇作為中國革命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與空間地域下誕生并發展起來的文藝樣式。
2025-07-17
-
十六封抗戰家書的“尋親”路
父親:早上剛發了一封信,今天上午十點,又接到一封家信。
2025-07-17
-
《大刀進行曲》:用歌聲作為抗戰殺敵的武器
佟麟閣將軍紀念館館藏的二十九軍大刀 資料圖片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進攻宛平城,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2025-07-17
-
平西烽煙書中覓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我收藏了一本1986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回憶錄,書名是《平西兒女》,由平西抗日斗爭史編寫組和中法大學校友會編委會合編。
2025-07-16
-
《游擊隊歌》:一曲不朽的戰歌
《游擊隊歌》手稿 資料照片 青年賀綠汀 資料照片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選曲《游擊隊歌》劇照。
2025-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