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根筆記|徐魯:“雷公不打種竹郎”——幕阜山區扎根筆記
【欄目語】 2024年,《作家通訊》全新改版,推出新欄目“扎根筆記”,邀請在基層一線工作、駐點、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學工作者分享他們對于廣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觀察與體悟,展現新時代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向人民學習”的精神風貌。
2025-11-19
-
王安潤:編輯軼事
報社先是在機關大樓上,后遷到一座二層小黃樓,再到遷出小黃樓與電視臺合并,有13個年頭。
2025-11-19
-
《啄木鳥》2025年第10期|李佳:經緯人生——叩響“誠信之星”姜經緯的深情歲月(節選)
小編說 多年前,世博安保期間的一次新聞采訪,熒幕上的姜經緯被山西夏爸爸錯認為逝去的愛子。
2025-11-18
-
西出陽關:與十三個罕見病家庭同游
1. 導游說,家人們,現在可以去上一下洗手間,然后進入陽關博物館參觀。
2025-11-17
-
《山西文學》2025年第10期 | 喬忠延:本色英雄(節選)
喬忠延,山西臨汾人。
2025-11-14
-
十年憶
在一場細雨里,我們又一次奔赴三大高原交匯之地的甘肅洮河岸邊。
2025-11-13
-
扎根筆記|強雯:大數據浪潮里的鄉野文保尋根
【欄目語】 2024年,《作家通訊》全新改版,推出新欄目“扎根筆記”,邀請在基層一線工作、駐點、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學工作者分享他們對于廣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觀察與體悟,展現新時代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向人民學習”的精神風貌。
2025-11-13
-
扎根筆記|李昀璐:大廠村的日與夜
【欄目語】 2024年,《作家通訊》全新改版,推出新欄目“扎根筆記”,邀請在基層一線工作、駐點、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學工作者分享他們對于廣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觀察與體悟,展現新時代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向人民學習”的精神風貌。
2025-11-12
-
扎根筆記|任茂谷:四色之花
【欄目語】 2024年,《作家通訊》全新改版,推出新欄目“扎根筆記”,邀請在基層一線工作、駐點、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學工作者分享他們對于廣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觀察與體悟,展現新時代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向人民學習”的精神風貌。
2025-11-11
-
《綠洲》2025年第5期|王伶:每一棵樹都是你的背影
1 3月10日,是一個特殊日子。
2025-11-10
-
東風破曉
今年9月3日,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式上,東風-5C、東風-61等大國重器莊嚴駛過天安門廣場。
2025-11-07
-
譯者余澤民骨子里是個詩人
諾貝爾文學獎公布的那天,晚睡晚起的余澤民打開手機,當百十條信息與數十個添加好友的請求呈現在眼前時,他所譯介的作家已然加冕。
2025-11-06
-
《北京文學》2025年第10期|李舫:國之歌
李舫,《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中國人民大學文藝理論博士,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
2025-11-06
-
追星的人
周末,霧靈山的風牽著我的手腕,從北京出發,來到了近且美的河北興隆縣。
2025-11-05
-
好男好女好河山
曾在《星期天夜光杯》上介紹過白求恩與毛澤東合影照片的發現過程、獲得上海新聞獎一等獎的作家李彥,在今年9月央視播出的系列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獻紀錄片《永恒的記憶——白求恩和他的朋友們》中,擔綱海外學術顧問。
2025-11-04
-
我在一家百年紗廠里“工作”
我有一頁圖片,畫面中上下排列著兩幅照片。
2025-11-04
-
《草原》2025年第10期|蘇莉:陪護者們的日常
編 者 按 2025年,《草原》策劃推出“陪護記”欄目,刊發作家蘇莉長篇非虛構作品。
2025-11-03
-
禮聘 “丑娃”
提起漢正街,老人們說它曾是漢口的“門面”,五百年的商業街,替武漢掙足了面子。
2025-10-31
-
漫漫轉場路
程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33期高研班學員,獲評兵團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兵團首批宣傳文化系統領軍人物,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新疆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兵團作協理事、烏魯木齊作協理事。
2025-10-30
-
《朔方》2025年第9期|鄭文著:寧夏地毯
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毯能夠與中國寧夏的古董地毯相提并論。
2025-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