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路軍挺進魯西第一仗
1939年3月的一個深夜,一支身著統一軍裝、步伐矯健有力的隊伍,浩浩蕩蕩地來到魯西鄆城縣最西北端。
2025-07-18
-
白洋淀的“眼睛”
你問,白洋淀有多少淀? 不知道。
2025-07-18
-
瓜 緣
我的人生就是想結幾個瓜,把瓜的甘甜獻給人民。
2025-07-17
-
《北京文學》2025年第7期|王國平:給海洋塑料尋找一個“家”(節選)
王國平,江西九江人,《光明日報》文藝部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一枚鋪路的石子》《汪曾祺的味道》《縱使負累也輕盈:文化長者談人生》《路上的風景:張錦秋傳》《一片葉子的重量》《文學的目光掠過新聞的湖面》等,獲中國新聞獎、徐遲報告文學獎等。
2025-07-16
-
天涯熱土
海南島,天涯熱土。
2025-07-15
-
一座山的覺醒
這里承襲北魏京華的遺韻,造就聞名世界的云岡石窟藝術寶庫。
2025-07-15
-
扎根筆記|張金鳳:行走的鄉村記事本
【欄目語】 2024年,《作家通訊》全新改版,推出新欄目“扎根筆記”,邀請在基層一線工作、駐點、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學工作者分享他們對于廣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觀察與體悟,展現新時代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向人民學習”的精神風貌。
2025-07-14
-
百歲徐光耀
今年8月,作家徐光耀將迎來他的百歲生日。
2025-07-14
-
扎根筆記|李約熱:重新編織
【欄目語】 2024年,《作家通訊》全新改版,推出新欄目“扎根筆記”,邀請在基層一線工作、駐點、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學工作者分享他們對于廣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觀察與體悟,展現新時代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向人民學習”的精神風貌。
2025-07-11
-
扎根筆記|夏海濤:從泰山農民身上發現泰山——定點深入生活感悟
【欄目語】 2024年,《作家通訊》全新改版,推出新欄目“扎根筆記”,邀請在基層一線工作、駐點、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學工作者分享他們對于廣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觀察與體悟,展現新時代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向人民學習”的精神風貌。
2025-07-10
-
扎根筆記|鐘法權:生活才是源頭活水
【欄目語】 2024年,《作家通訊》全新改版,推出新欄目“扎根筆記”,邀請在基層一線工作、駐點、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學工作者分享他們對于廣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觀察與體悟,展現新時代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向人民學習”的精神風貌。
2025-07-09
-
我的譚敬伯父
我的父親是曹大鐵。
2025-07-08
-
“樹癡”余曉蘭
山西省右玉縣有許多山溝,如同被鋒利的冷兵器劃出的傷痕。
2025-07-07
-
沙洲情
曾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魯迅文學院第三十三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毛澤東文學院首批簽約作家,長沙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長沙市雨花區作家協會主席。
2025-07-04
-
華北抗戰記憶(三)
■ 壽山先生 被采訪人: 張化普:男,78歲,本文主人公的次子,現居黑龍江省塔山縣。
2025-07-03
-
烈烈青春
清明時節,春染山城,松柏蒼翠。
2025-07-02
-
林東林:萬代長江客
“萬里長江客,東風過裕溪;不知今夜月,何處聽猿啼。
2025-06-30
-
哈尼族的新家
依山而建的房屋排對排,行成行,白墻瓦頂,外觀一致。
2025-06-29
-
《天津文學》2025年第6期|巖波:適者
編者按 題目《適者》,意即適者生存也。
2025-06-27
-
《啄木鳥》2025年第6期|麗娜:更吹羌笛關山月——“新時代青年先鋒”張胡其圖和草原護邊員的故事(節選)
飄帶般蜿蜒的莫爾格勒河是大地勾勒的詩意曲線,站在殘雪消融的春天里,微風掠過草原的聲音再次將我的記憶拉回呼倫貝爾綿長的邊境線和邊境線上的一座座界碑。
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