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的責任在創造新知
每一種知識生產的必要品格都是它的獨創性 不可否認,當下的文學存在或輕或重的“青年焦慮癥”。
2025-08-08
-
文藝評論也應觀照現實
文藝評論是運用相關理論分析解讀評判文藝作品、思潮和現象的活動。
2025-08-06
-
“尋根文學”的考古學淵源——再探新時期文學的思想史讀法
40年彈指一揮,作為一樁被賦予諸多傳說的文學往事,1980年代中期的“尋根文學”雖已成歷史,但其向今日投射的影子卻在不斷拉長,對當下的文學寫作產生著持久的影響。
2025-08-05
-
組織起來是抗日戰爭勝利的力量之源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斗爭。
2025-08-04
-
對于中國美學,王朝聞的特殊性何在?
對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美學研究的學者來說,王朝聞是一個響當當的名字,他曾經代表著美學這門學科的一種風貌,體現了中國當代人從美學的角度對藝術之認識的深度與廣度。
2025-08-04
-
扎根生活沃土 創作時代精品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術家的回信中指出:“新征程上,希望你們繼續在崇德尚藝上作表率,帶動廣大電影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創作更多謳歌時代精神、抒發人民心聲的精品佳作,為繁榮發展文藝事業、建設文化強國作出新貢獻。
2025-08-04
-
創意寫作的學理基礎、現實障礙與實踐路徑
創意寫作是一種文字表達形式的創造性精神活動,它秉承“人人可以成為作家”的理念,遵循普遍的創意和表達規律,通過文化創意產業和事業來實現社會價值。
2025-08-03
-
AI寫作的興起與創意寫作學科重構
創意寫作是指以寫作為樣式、以作品為最終成果的一切創造性活動。
2025-08-03
-
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斗爭。
2025-07-28
-
重新認識經驗的力量——談新大眾文藝
文藝是大眾的,文藝是為大眾的,多年來,這一直是中國文學界的重要共識。
2025-07-24
-
新大眾文藝的全民性、建構性與公共性
“新大眾文藝”這一提法甫一問世就獲得學界的廣泛關注。
2025-07-21
-
抗日戰爭勝利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
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14年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2025-07-16
-
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在新時代的創新邏輯
摘要:現代化由近代歐洲開啟,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中國一改過去“被動防御回應”為“積極主動應對”,取得了總體性重大成果,即開創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現代化道路提供新的選擇。
2025-07-15
-
如何研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藝理論的西方接受
摘要:改革開放時期是中西文化互動交流空前繁榮的時期,是中國文藝理論全面走向西方世界的時期。
2025-07-14
-
賀仲明:破除中國文學史研究的學科壁壘
熟悉大學中文教育的人都知道,在中國文學史研究和教學方面,古典文學與現當代文學是完全脫節的。
2025-07-07
-
袁盛勇:延安文學與中國文學傳統
摘要:延安文學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形成的一種富有創造性的文學思潮和形態,是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構成,是一種具有深刻民族主體性的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和形態。
2025-07-07
-
主體的活力性:重思意識與生命的關系
摘要:20世紀的歐陸哲學歷程內含兩個哲學動機之間的張力,一個是基于意識哲學構建理性的普遍主義,另一個是如其所是地揭示流動經驗中的活力生命。
2025-07-03
-
介質迭代助推文藝創新
文學傳播從最原始的口耳相傳,到依靠石頭、樹皮、竹簡傳播,再到紙介質出現,每一次傳播載體和形式的嬗變,都是文學的一次革命和新生。
2025-06-25
-
強化新時代文藝批評褒貶甄別功能
文藝批評與文藝創作,常常被喻為鳥之雙翼、車之兩輪。
2025-06-25
-
古典的未來:新大眾文藝中的科幻生產力
新大眾文藝的提出,適應了當下新的文藝語境。
2025-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