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根拾不起的雞毛究竟是什么
發表于1991年的中篇小說《一地雞毛》被認為是20世紀80、90年代新寫實主義的代表作之一,同時期還有黃建新的《背靠背,臉對臉》等一系列電影作品。
2025-11-07
-
生命的和鳴
昆劇《瞿秋白》劇照。
2025-11-06
-
曲藝劇:傳統曲藝在當代的創新表達
近年來,“曲藝劇”逐漸進入大眾視野,作品數量和曲種含納都呈現增長趨勢。
2025-11-06
-
兒童需要真心貼心之作
當前中國藝術界專為低齡段兒童創作并受到他們喜愛的作品還不算多。
2025-11-05
-
循著童心之路,向“審美本位”回歸
兒童音樂詩劇《和風一起散步》劇照 在娛樂與教育形態多元的當下,兒童戲劇不同于屏幕媒介的單向傳播,而是以“在場性”構建起獨特鮮活的藝術場域——孩子們在劇場中與角色共情、與故事對話、與演員交流、與同伴合作,在沉浸式體驗中理解真善美的內涵,在想象力的碰撞中培育審美感知力。
2025-11-05
-
《繁花》落幕,上海最難得是“靜雅”
寒意初降上海的周末,舞臺劇《繁花》終季上演,自2018年《繁花》第一季首演,這場持續7年的“花季”至此告一段落。
2025-11-04
-
昆劇《婦好傳奇》:以600年昆韻重塑3000年殷商巾幗
當600年昆曲的水磨調遇上3000年殷商的青銅紋,北方昆曲劇院新創昆劇《婦好傳奇》以“文明對話”的宏大立意,將甲骨文記載的中國女將軍形象從歷史塵埃中喚醒,在當代舞臺上煥發新生。
2025-11-04
-
音樂劇《倒數時刻》:“而立未立”,如何向夢想突圍?
三十而立,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30歲都被看作一個人生命中的重要節點,可當30歲生日的倒計時“嘀嗒”“嘀嗒”地迫近,一個一事無成的普通人,該如何面對夢想、愛情與現實的困境?近日,英文原版音樂劇《倒數時刻》在天橋劇場上演,演繹大多數普通人都要面臨的年齡焦慮。
2025-11-04
-
《仲夏夜之夢》:走入森林,走入仲夏夜的鏡與夢
繼2014年的《麥克白》和2024年的《海鷗》之后,在今年的北京人藝國際戲劇邀請展上,格魯吉亞導演大衛·多亞什維利為中國觀眾帶來了一出嶄新的《仲夏夜之夢》。
2025-11-03
-
烏鎮有戲,“熱”在何處
10月的烏鎮,櫓聲欸乃,戲韻流長。
2025-11-02
-
陜西人藝赴滬駐演:探尋文學與戲劇的共生之道
編者按 秦風浩蕩。
2025-10-30
-
忠實內核 探索形式
話劇《北上》劇照 《北上》這部話劇成功實現了長篇小說的文學語言思維向舞臺話劇思維的轉換,這是中華民族以審美方式把握世界的兩種重要文藝形式的思維轉換的學術課題。
2025-10-30
-
中國歌劇創作的三個趨勢
歌劇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善于抒情,具有崇高、宏大、深刻的美學特質,是最能表達時代精神面貌的藝術形式之一。
2025-10-29
-
話劇《下場》:以“下場”之悟解“上場”之困
兩件靜默的戲服在《萬火關》中等待了百年,如今化作一對血肉飽滿的父子,在《下場》的舞臺上迎接一場關于藝術與生命的終極對話。
2025-10-28
-
讓戲劇“流淌”在水鄉的每一個角落
10月26日,2025年第十二屆烏鎮戲劇節在浙江烏鎮閉幕。
2025-10-28
-
卓別林這個名字還重要嗎
馬甲變成獸頭,衣帽架組裝成巨龍,活人走進畫里,淘氣的女飛賊一秒換裝……這個周末,法國驚天魔盜奇境劇場的《鐘聲與魔咒》在上海YOUNG劇場演出三場,每一次鐘聲響起,燈光明暗交替之間,擺滿物件的舞臺成為短暫脫離現實、萬物有靈的奇幻天地。
2025-10-27
-
深度合作打開互聯互通新格局
當下,國內戲劇創作的重心集中在核心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
2025-10-27
-
夯實戲劇的文學根基
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一個經濟概念,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2025-10-27
-
因差異而豐富,因對話而精彩
音樂劇《大狀王》劇照 夏 冬 攝 近年來,內地與港澳的戲劇交流日益頻繁活躍,香港、澳門的優質戲劇作品不斷北上巡演,北京、上海等地的精品演出亦頻頻南下亮相,南北呼應、雙向奔赴的常態化互動,已成為區域戲劇發展的鮮明態勢。
2025-10-27
-
戲曲音樂:聆聽韻味悠長的中國式浪漫聲音
梅蘭芳在北京護國寺寓所指導梅葆玖吊嗓,王少卿操琴 在我看來,戲曲以“戲”為形,以“曲”為魂,首先是“聽”的藝術。
2025-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