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倒數時刻》:“而立未立”,如何向夢想突圍?
三十而立,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30歲都被看作一個人生命中的重要節點,可當30歲生日的倒計時“嘀嗒”“嘀嗒”地迫近,一個一事無成的普通人,該如何面對夢想、愛情與現實的困境?近日,英文原版音樂劇《倒數時刻》在天橋劇場上演,演繹大多數普通人都要面臨的年齡焦慮。
《倒數時刻》是美國作曲家喬納森·拉森30歲生日前夕創作的半自傳作品,更多中國觀眾熟悉的是他最知名的作品《吉屋出租》。相比于《吉屋出租》描繪一群年輕藝術家的生存狀態,《倒數時刻》則是描繪作曲家未成名前個人的生活窘境。
《倒數時刻》中,即將迎來30歲生日的作曲家喬正在百老匯為生活掙扎。創作的困境、無法叫座的作品折磨著他;渴望穩定生活的女友讓他倍感壓力;為了生活放棄演藝事業轉投商業工作的好友,讓他五味雜陳。
《倒數時刻》來華巡演以來,觀眾評價有些兩極分化,分歧的集中點在于部分觀眾無法共情主人公的經歷和情緒。這固然與《倒數時刻》是一部帶有個人化色彩的創作有關,但更深層的原因在于,劇中不少場景由生活瑣事串聯,經歷過的人才能產生真切的共鳴:“打工人”激情投入的頭腦風暴隱藏著荒誕,和女友看似莫名其妙的爭吵卻暴露了生活的重擔,還有好友之間揶揄著就顯現出生活方向的分歧。全劇不靠大場面切換,不靠傳奇故事吸睛,卻可以讓有過類似經歷的人感到共鳴。
該劇僅由三位演員完成,除男主角外,其他兩位演員均飾演多個角色。音樂上,《倒數時刻》采用搖滾風格的配樂與直白的歌詞,穿插愛情主題的小甜歌和對生活的抒情詠嘆。演員以充滿感染力的表演將主人公的焦慮演繹得淋漓盡致,也把他對夢想近乎天真的固執表現得絲絲入扣,尤其是在演唱《30/90》等歌曲時,演員的表演令人動容。
舞臺方面,《倒數時刻》用腳手架、霓虹燈管等布景構建出現代都市的意象,營造出主人公的生活空間和心理空間。在多重人生選擇同時匯聚到一個年齡段,主人公的境遇可能也是當今不少年輕人的現實投影。笑中含淚、淚中含笑的結局給觀眾帶來慰藉,也帶來思考的余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