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速發展的時代與不斷重構的“自我”
70后作家從1990年代中后期進入文學界,到現在已經20年了。
-
關于散文創作中的文學性與審美性:靈魂的復魅?
傳統觀念對于散文的理解比較狹隘,認為散文散漫、隨性、細節少,傾向于一種自我言說白描式的或記敘或抒情的表達,事實上這原本是文字表達的基礎入門,是小學三年級之前就該完成的認知。
2019-08-30
-
好故事和好小說是兩碼事
因為自身經歷的簡單,就文學資源而言,我的個人經驗實在是少有可用之處,所以我早期批量生產的那些飄著雞湯味兒的“青春哲理散文”絕大多數都是從別人處巧取豪奪,哪怕再是像模像樣的第一人稱敘述,也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有點兒小小說的意思。
2019-08-28
-
中國當代詩歌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情懷
詩歌是世界不同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心靈的吟唱,表現人類最真摯、永恒的情感,滿足人類對真善美的動人追求,展示人性中的高貴品質,這是詩歌天然的世界性。
-
必須重建寫詩的難度
也許,用“繁而不榮”來形容當下詩壇會引起許多人的共鳴。
-
幻想敘事推動創意寫作發展
幻想是想象的一種形式,在經驗主義哲學家洛克看來,幻想觀念區別于實在觀念之處在于前者在自然中沒有現實基礎。
-
新時代詩歌的多元化與傳統
如果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定義為詩歌狂飆突進的20年,那么新世紀的當代中國詩歌逐漸進入了“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壯闊之境。
關鍵詞:  新時代詩歌2019-08-21
-
警惕文學對時代的“碰瓷”
現在有一種傾向,就是文學對時代有主動“碰瓷”的行為。
關鍵詞:  文學2019-08-21
-
被忽視的作家疾病:從哮喘病者到“氣味捕手”
主持語 本期討論疾病與文學的關系問題。
-
向時代深處開掘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贊嘆之余不知如何深入時代內里,是近來與藝術家們溝通時經常聽到的感慨。
關鍵詞:  時代2019-08-17
-
“青年寫作”,別只是湊熱鬧
“青年寫作”已是當下時代文學生態的熱鬧景觀。
關鍵詞:  青年寫作2019-08-14
-
尋覓浪漫主義的蹤跡
無疑,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產生并風行于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正值資產階級大革命時代的歐洲,其時要求個性解放和自由的呼聲日益高漲,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義的統治,在文學藝術上反對古典主義的束縛,為適應這樣的時代需求,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便應運而生。
-
失明癥想象與文學隱喻
主持語 本期討論疾病與文學的關系問題。
-
胡性能:文學也應關注現實在內心的投影
一百多年前,人類借助顯微鏡發現了肉眼無法觀測到的微小粒子——分子。
-
閻安:技術風景時代的語言藝術家
現代化深度推進了作為人的存在的兩極——鄉野和城市——的深度分裂或者某種高度復雜的現代性融匯,這是人的命運的又一次歷史性的臨界點或者時空性臨界點。
-
當代文學史寫作的六個難題
黃平按: 受《當代文壇》所約,筆者新春期間組稿“如何書寫當代文學史”欄目,拜訪某前輩學人,一番訪談下來,很受啟發。
2019-08-09
-
中國電影應如何面對文學經典與傳統文化?
《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里,有這樣一段關于莎士比亞的文字:看一看從18世紀到21世紀期間所有時代的文學作品,你就會驚詫于這位大詩人獨霸天下的影響力。
2019-08-09
-
當代文學批評的尊嚴和激情
一 在經歷一段時光,或哪怕是在一天的喧囂過后靜下來的時候,我經常會對自己發出一連串的疑問:我們究竟正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時代?是怎樣的一種精神或力量主宰和影響著我們這個時代的生活?對于一個與文學存在密切關系的人,無論是作家、詩人還是批評家,如何才能更好地通過自己的文字,判斷、呈現這個世界豐富的面貌和真相?文學寫作的使命是什么?文學批評的使命是什么?是什么在激發我們的寫作與批評? 我知道,這是一些幾近于古老的話題,我可能無力回答這其中的許多問題,但我可以坦言,激發我文學批評寫作的激情,是對人、事物、世界乃至具象的天地時空的敬畏,對存在的不懈地追問。
2019-08-06
-
石一楓:文學和城市之間
文學:從鄉村到城市 文學與城市的關系,這個題目如果擱在80年代會是一個小題目。
2019-08-04
-
文化自信是新詩創作的驅動力
一些人工智能寫的詩僅僅是把不同的名詞、動詞、形容詞按一定的邏輯進行組合,實現標準化、批量化的生產甚至炮制,缺少對事件現場的感知與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