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是文學發展的強大動力
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非常振奮。
2018-12-26
-
文學與時代同行
1978年到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走過了40年光輝歷程,這個宏大的時間跨度格外令人感慨,因為我個人的生命歷程幾乎恰好與這一偉大歷史時期重合。
2018-12-26
-
從“走向世界”到講述中國故事
關于“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世界與中國”等話題,不時會在我們的各種會議上被提出。
2018-12-26
-
黃金時代的文學記憶
1984年9月1日,文學系開學第一課,就是著名作家、原總政文化部部長劉白羽作動員。
2018-12-26
-
做改革開放忠實記錄者
“1978”“2018”這兩個普通的數字,卻象征著重要的時間節點。
2018-12-26
-
中國詩歌“四十不惑”
改革開放之初,詩壇充斥著二元對立的爭論和單一形態的詩歌。
2018-12-26
-
在交融中實現藝術新變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展現出強大的活力與宏闊的品格。
2018-12-25
-
長篇小說的四十年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2018-12-22
-
近年澳門文學評述
小說:恒常題材的不同處置之方(廖子馨) 《2017澳門文學作品選》共選入15篇小說,作品從題材到文風各有特色,基本上沒有相同的題材,除了愛情之外。
2018-12-21
-
“祖國或以夢為馬”:從新時期到新時代詩歌四十年的綜合考察
無論是我們談論一個時期詩歌的整體狀貌與構造,還是具體而微地分析某一個具體的詩人和詩作,都離不開一個最基本的依據,即“有詩為證”。
2018-12-19
-
四十年報告文學:最先最自覺最熱情地感知并匯入時代大潮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2018-12-19
-
賀紹俊:以現實主義度量當代小說四十年
現實主義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結下不解之緣,在討論當代小說創作時,現實主義顯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2018-12-19
-
新時代,如何重新審視知識分子?
改革開放40載,知識分子在這40年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獨特作用,即將到來的2019年又是新文化運動一百周年,知識分子對其意義非凡。
2018-12-18
-
時代進程的文學檔案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文學隨著社會生活的演變而演進,在為變革的時代描形造影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不斷突破與適時更新,以不同代際作家的接力創作,以不同時期各類創作的豐厚實績,書寫了當代文學發展中最為光彩奪目的精彩篇章,成為時代進程厚重而鮮活的文學檔案。
2018-12-16
-
淺論新世紀小說的幾種發展路向
新世紀文學迄今已有17年了,檢視這17年小說創作,我覺得有三方面的發展路向值得注意。
2018-12-13
-
筆端煙水
江南是個出作家的地方,這一點沒什么爭議。
2018-12-13
-
長篇小說的四個階段
改革開放四十年,從理論上說,是從1978年12月18到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算起。
2018-12-13
-
天津文學:破繭化蝶 多元共生
●某種意義上,天津文學并非脫胎于天津文化,而是與新中國同步誕生的 ●天津“第三代作家”不習慣于既有文學觀念的因襲守舊和小說操作層面的循規蹈矩,其展示藝術個性的欲望遠遠超過自己的前輩 ●天津文學與天津這座城市一樣,正處在一個由自足、本土轉向多元、開放的重要躍升時期 歷史上的天津既是毗鄰京城的“天子門戶”,也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北方移民城市,同時還與上海并稱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
2018-12-12
-
是溫暖和寬容的,也是清醒和憂患的
2018年11月24日—25日,“劉醒龍近作與新世紀文學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在華中師范大學舉行。
2018-12-10
-
徐勇:新時期中國大陸文學選本與文學場域的建構
一 前言 在當代中國文學史上,雖然說1980年代以來的中國大陸文學被視為“新時期文學”而獲得了預想中的崇高地位,但這一所謂的“新”其實是相對且區別于「十七年」(1949-1966)乃至文化大革命時期而言的。
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