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思和:有關20世紀中國文學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作為一個特定的文學史概念,“20世紀中國文學”被賦予一種常態的時間意義,從而能夠包容更加豐富的內涵和更加復雜的文學形態。
2018-08-15
-
黃發有:《中國當代文學傳媒研究》導言
傳媒或媒介的定義往往較為寬泛,在1979年版的《辭?!分兄皇樟恕懊浇椤币辉~,解釋為“使雙方發生關系的人或事物”。
2018-08-13
-
古代神話定型與華夏民族形成
中國古代神話是華夏民族童年的歷史,其所塑造的神話形象及蘊含的精神品質在華夏民族的形成發展中起著引領凝聚作用。
2018-08-09
-
河南文學:厚重而多元
中原作家群是一個以中原文化為背景的龐大創作群體,既包括堅守在本土的河南作家,也包括寓居外地的河南籍作家。
2018-08-08
-
朝鮮族“60后”作家的傾情書寫
一 改革開放以來,朝鮮族作家以“50后”、“60后”作家為中流砥柱,攜手“30后”、“40后”、“70后”、“80后”作家,以飽含深情的創作,書寫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的延邊各族人民,以及生活在全國各地的朝鮮族、海外務工的朝鮮族人的多彩生活、命運浮沉,掀起了朝鮮族文學的持續繁榮。
2018-08-03
-
現實題材創作不能“現”而不“實”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2018-08-03
-
激情、能力、機制: 現實題材創作的三個關鍵詞
推動現實題材創作,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談談個人的看法。
2018-08-03
-
文學回歸的最佳“歸途”
應該承認,不是我們的當代文學被社會所邊緣化了,而是我們的文學創作在時代的前行中相對落伍了。
2018-08-03
-
完善機制 創造條件 提供保障
把握正確導向,文學創作緊扣時代脈搏 浙江是中國革命紅船的起航地,紅船精神、浙江精神是引領浙江改革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2018-08-03
-
一個城市的青年及其文學記憶
中國當代文學這四十年的變化,幾乎都由青年作家所發起,他們的寫作實踐,最終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學變革。
2018-08-02
-
四十年中國文學理論話語的創新道路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文論界經歷了從解放思想到砥礪創新的發展歷程。
2018-08-01
-
中國兒童文學走向世界
《青銅葵花》英文版 近年來,中國作家“講好中國兒童故事”的水平不斷提高,其作品同時獲得了高銷量和好口碑。
2018-08-01
-
四十年來中國文學的變與不變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經歷了20世紀70年代末的“撥亂反正”,經歷了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學實驗,經歷了90年代市場經濟大潮的淘洗,經歷了新世紀以來互聯網技術的沖擊。
2018-07-31
-
抓好規劃 協調扶持 加強引導
做好頂層設計,規劃一批有潛質的重點選題。
2018-07-30
-
促進現實題材創作繁榮發展
河北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長期以來,河北作家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生活,誠實寫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2018-07-30
-
建立完善推動現實題材創作的多種機制
明確重大現實題材文學創作標準。
2018-07-30
-
加強現實題材創作,努力催生精品力作
文藝創作領域的題材不勝枚舉,但現實題材尤為重要;可寫的現實題材有很多,但寫出“中華民族新史詩”更為緊要。
2018-07-30
-
軍旅文學呼喚“輕騎兵”
◎ 懷想“新時期”軍旅文學的黃金時代,軍旅作家勇于探索、集群沖鋒,以其崇高陽剛的審美追求和高蹈深邃的思想建構挺立于時代潮頭,引領社會風尚;那些直面現實的軍旅文學作品已成當代經典,更為國人提供了深沉持久的情感支撐,為不同時代的思想精神與價值觀念提供了最具核心意義的表征。
2018-07-30
-
現代白話文的產生路徑
編者按: 作為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魯迅的《狂人日記》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立場對中國文化進行了深刻反思,標志著白話文運動在文藝方面首先取得突破,并對20世紀的中國文學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2018-07-29
-
“90后”作家:承繼傳統,迎勢而上
他們是最少傳統牽絆的一代,也是個人主體意識最為鮮明的一代,但也是孤獨感最為強烈的一代。
2018-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