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世不俗,日常不常
中國的文壇很有意思,每隔兩三年,就要集中精力討論一下現實主義文學,好像現實主義是一把易銹的利劍,若不時常擦拭,便會失去其應有的鋒芒,甚至會嚴重影響中國當代文學創作的內在品質。
2019-01-27
-
2018年河北散文掃描:時代精神的生動圖景
網絡時代,散文所內含的自由表達的特質得到發揚,網上網下可以歸為散文的篇章浩如煙海。
2019-01-25
-
新時期文學到新世紀文學的流變與轉型
小引 談中國當代文學的流變和轉型,或狹義的新時期以來的文學演變,話題覆蓋面很大,一般只能宏觀面討論,不太容易深入。
2019-01-25
-
2018年散文:難以釋懷與理所當然
2018年的原創性散文中有一些上佳文章,這些佳作的共同點,在于其綻放在字里行間的文學花朵都閃耀著哲學的藍光。
2019-01-25
-
2018年海外華文小說:開掘華文文學母題的新質
2018年海外華文小說新意迭出,“新”首先集聚為新力量、新題材、新思路;其次,“新”是三者形成“集合”,激發出作品的新質或新知。
2019-01-25
-
2018年理論評論:向著廣闊的未來
在新時代面前,文學需要找準自我的定位和發展的方向;而對這種定位的體認、對這個方向的指明,正是文學理論批評極其重大的任務乃至題中應有之義。
2019-01-25
-
多種藝術類型的兼備與共存
回首總結2018年度的長篇小說創作,首先一個突出的印象就是,這毫無疑問是一個長篇小說的“大年” 。
2019-01-24
-
有情有義地感知現實新變
2018年的中短篇小說琳瑯滿目,要對其加以評述時竟感到無從下手。
2019-01-23
-
中國現當代通俗文學研究40年
中國現當代通俗文學的價值得到肯定,被認為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并得以深入研究。
2019-01-23
-
俗世不俗,日常不常
中國的文壇很有意思,每隔兩三年,就要集中精力討論一下現實主義文學,好像現實主義是一把易銹的利劍,若不時常擦拭,便會失去其應有的鋒芒,甚至會嚴重影響中國當代文學創作的內在品質。
2019-01-22
-
第三屆甘肅詩歌八駿簡說:向著詩歌本身
墨西哥詩人帕斯說:“現代詩是一次擺脫一切因循凡俗意義的嘗試,因為詩本身已經成為生活和人的終極意義。
2019-01-21
-
推動文學高質量發展 攀登新時代文學高峰
眾所周知,自古有“文章千古事”一說。
2019-01-18
-
書寫新時代的“史記”
正像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所言,這40年,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時間跨度最長的一個時期,也是文學體量最大的一個時期。
2019-01-18
-
走向“深藍”的海洋文學
在第七屆魯迅文學獎頒獎盛典上,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致辭說:“在這偉大的新時代,海闊天空的可能性正在我們眼前展開,讓澎湃的現實生活、讓昂揚的時代精神、讓豐盛的經驗和情感在我們筆下提煉造型,這是這個時代的作家和廣大文學工作者的光榮責任。
2019-01-18
-
2018年長篇小說:長篇小說的書寫難度
長篇小說原是一種極具難度的文體,其體量之大,天然地就承擔著更多的閱讀期待和加持,對寫作者智識水平、知識結構、思考力、審美力甚至體力和意志品質都構成相當的挑戰與考驗。
2019-01-18
-
“史詩性”與“現代型”雙翼齊飛
在歲末回首總結行將成為過去的2018年度的長篇小說創作,首先一個突出的印象就是,這毫無疑問是一個長篇小說的“大年”。
2019-01-17
-
四十年來文學創作的經驗
不是改革開放,何來新時期四十年的輝煌歷史?改革開放激活了沉睡了幾十年的歷史,令中國當代史的面貌煥然一新。
2019-01-16
-
“短篇小說與現實書寫”筆談
短篇小說與作為“中間”形態的現實 ◎徐勇 一 洪子誠曾指出:“相對而言,在題材的處理上,當代長篇小說側重于表現‘歷史’,表現‘逝去的日子’,而短篇則更多關注‘現實’,關注行進中的情境和事態。
2019-01-14
-
寫作是對“現在”的思考
40年是一個不長也不短的時間,如何認識、評價這40年的中國文學,作家如何表達這40年里人的生活處境,是一個既復雜又現實的問題。
2019-01-14
-
邊地書寫四十年
眾所周知,云南是一個地處祖國西南邊疆的多民族省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相對滯后,但這并不影響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和思想載體落后于中原文化發達地區,也不意味著云南的文學是“化外之邦”的孤獨囈語。
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