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忠實離開后,陜西文學這三年
2019年4月29日是陳忠實先生去世三周年的忌日。
2019-05-09
-
當代文藝塑造的改革英雄形象
40多年來,反映改革開放的文藝作品與波瀾壯闊的改革實踐一路同行,并不斷從中汲取靈感和營養,譜寫了同樣震撼人心的華彩篇章,塑造了一系列洋溢著現實主義精神的改革英雄形象,構成了一道分外亮麗的文藝風景。
2019-05-09
-
13—14世紀紀行文學中的絲路書寫
13—14世紀的中國,經過蒙古人將近百年的三次西征及南征之后,成為 “六合同風,九州共貫”(許有壬《大一統志序》)的大一統王朝。
2019-05-09
-
近年來文學期刊的四大變化
文學作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質產品,承載著價值取向,擔負著文化使命,因此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
2019-05-06
-
趙敏俐:二十世紀前期中國文學研究的特色
1917年,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說:“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于殷周之際。
2019-05-01
-
王兆勝:發現與剖白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散文的“母愛”敘事
長期以來,不論是文學創作還是文學研究都有一個短板,那就是往往更關注那些遙遠甚至玄渺之事,忽略甚至無視與我們最近且息息相關的部分。
2019-04-30
-
在傳統與現代的罅隙中逶迤而行——江西近年來新詩創作態勢和美學特征概述
以傳統觀點論 , 中國是詩歌的偉大國度 , 江西是詩歌的豐厚省份。
2019-04-25
-
俯身亦美:當下文藝創作的大眾化取向
作為一種歷久彌新的傳統文化形態,大眾文藝是由官方和民間共同創造且被公眾所認可和接受,旨在使普通民眾獲得感性愉悅的日常文化形式。
2019-04-25
-
上下探賾 八方求索
明天是“世界讀書日”。
2019-04-22
-
混合敘述:神敘述與人敘述
“寫什么”和“怎么寫”是文學最基本的問題。
2019-04-21
-
“加速社會”語境下中國“70后”作家的突圍之路
“這么兇,這么快,這就是現代。
2019-04-17
-
“超短詩”的興起、進展與未來
有別于體量一般在8行到30行之間的“短詩”,近10年來,在中國當代詩歌場域中,8行以內、尤其是4行左右的“超短詩”越來越醒目,甚至構成了當下一種不容忽視的寫作與閱讀風潮。
2019-04-15
-
提升文學的精神高度和情義濃度
中國文學有著多情重義的傳統,一直以來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用光明驅散黑暗,用善與美戰勝丑惡,留下了無數經典作品,讓人們在閱讀或吟誦時感悟美好,觸摸希望,沉浸于人間情意和大愛之中。
2019-04-06
-
浙江文學:多元傳統與時代前沿
浙江是時代文學變幻的前沿,這與它在中國的獨特地理方位和改革開放以來的行動力有關。
2019-04-03
-
少數民族詩歌 在數字化傳播環境里的嬗變
新世紀以來,隨著數字化環境的逐漸成熟,中國少數民族詩歌在寬敞的傳播時空里自在而激情地涌現,詩歌的創作、交流、傳播的內涵與形式也逐步嬗變。
2019-04-03
-
內蒙古文學:用文字點燃光輝歲月
●新世紀以來的內蒙古文學一直以高亢、明亮的書寫面向現實,褒揚平民英雄,用文學點亮人心 ●新世紀以來的內蒙古作家,在講述傳統故事的同時,關注現代化進程中凸顯出來的民族、地域共同體面臨的深層次問題 ●蒙古語創作中尤以詩歌創作的成就最高 內蒙古的文學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伴隨著草原兒女爭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爭,伴隨著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走過了七十年。
2019-04-03
-
探索文學內外的可能性
2018年秋天,在《長江文藝》神農架筆會的討論會上,文學“向內轉”再次被人提起,不禁讓人感慨它的生命力的頑強。
2019-03-27
-
文學閱讀新樣態觀察
對于當前文學發展狀況,我們一直有一個印象,即新鮮事物層出不窮,頗有應接不暇之感。
2019-03-27
-
改革開放以來臺港澳小說研究觀察
陳映真 白先勇 李碧華 黎湘萍 趙稀方 劉 俊 第一個十年:作品賞析、作家評介 1979年元旦,葉劍英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2019-03-22
-
安徽文學:多維度聚焦現實
植根于文化厚土之上的安徽文學一直有著不俗的表現。
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