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40年史學:樣態(tài)、潛流、走向
歷史內(nèi)容空前豐富的40年 學術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一樣,具有明顯的時代性、階段性,呈現(xiàn)出形態(tài)化、樣態(tài)化的特點。
2018-12-05
-
自由的呼吸吐納
自由的關注、自由的思考、自由的表達,40年時光的陶冶,才有了今天堪稱蔚為大觀的散文成就。
2018-12-03
-
華人移民文學與時代擔當
由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主辦,華語文學網(wǎng)和復旦大學華人文化文學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三屆(2018)海外華文文學上海論壇近期舉行。
2018-12-03
-
應運而生的黃金一代作家
改革開放時代造成的劇烈的社會變遷,給作家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創(chuàng)作素材,也時時激發(fā)著作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沖動。
2018-12-03
-
改革開放40周年大眾文化:追尋快感和愉悅之路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2018-11-29
-
廣西文學:邊緣崛起的文學桂軍
●廣西作家對鄉(xiāng)村與城市、邊緣與主流的差異更為敏感,體會也更深,這是廣西文學感人至深的地方 ●文化繁復亦是廣西文學的重要特質(zhì) ●評論家團隊以飽滿的熱情對文學桂軍的創(chuàng)作進行了及時的解讀和有效的傳播 2018年,王安憶、陳思和在《南方文壇》第3期主持了一個《廣西作家研究》專輯,研討廣西三代作家在當代文壇的貢獻,復旦大學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與批評研究中心的評論家對林白、東西、田耳、凡一平、陳謙、李約熱、劉春、朱山坡、映川、光盤、小昌、陶麗群等廣西作家的創(chuàng)作進行了評論,并于2018年7月7日在復旦大學召開了“廣西作家與當代文學”學術研討會。
2018-11-28
-
40年,為奮進時代傳神寫照
改革開放40年的小說創(chuàng)作,在蹈厲奮發(fā)中繼往開來,在持續(xù)演進中碩果累累,其中最重要的經(jīng)驗是“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fā)現(xiàn)和美的創(chuàng)造”。
2018-11-27
-
白金杰:小說里的中國傳統(tǒng)
中國文學史由外國人首撰,觀念先入為主,導致20世紀20年代前后國人自撰文學史時,多受制于舶來的觀念與術語,難以描述和判定本國文學的特性與價值,述及小說這一別具中國特色的文體時,問題尤為凸顯。
2018-11-26
-
近二十年來的《西游記》書寫
在21世紀前后,文學史的意義發(fā)生質(zhì)變,與文學研究的勾連日益緊密。
2018-11-26
-
時代大潮下的輝煌歷程
由復旦大學中國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與研究中心和上海戲劇學院聯(lián)合主辦的改革開放40周年文學與時代學術報告會于近期在上海舉辦,欒梅健教授主持會議,王安憶、陳思和、程光煒、丁曉原、文貴良、周玉寧、張新穎等作家、學者,圍繞“文學與時代”的主題,深入探討了改革開放40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現(xiàn)狀和未來文學的發(fā)展方向。
2018-11-26
-
文藝理論四十年回顧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文藝科學大發(fā)展,文藝理論的成績十分顯著。
2018-11-26
-
改革開放40年貴州小說關鍵詞
貴州作家既描寫了歷史發(fā)展的波瀾壯闊和宏大氣勢,也講述了歷史過程的荒誕與悲劇;他們既有對民族國家歷史的描繪,又有對個體人生命運的講述;貴州作家應該在歷史進程中透視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人生命運的本質(zhì)和世界存在的真諦,小說的歷史哲學應該成為他們創(chuàng)作的重要追求。
2018-11-23
-
革新、拉伸、裂變與重生
當我們梳理歷史之時,最首要的問題或許便是“分期”。
2018-11-22
-
用民族文學撥動人類共同的心弦
讀者在云南瑞麗姐告國門書社里看書。
2018-11-22
-
散文的文化自信及其魅力
改革開放40年,散文與小說、詩歌、戲劇等文體一樣都獲得了巨大發(fā)展,成為當代文學不可分割、更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2018-11-21
-
廣東文學:文化融合新圖景
●沒有人有權利蔑視“今天”,真正有價值的寫作,無論是取何種題材,都必須有當代意識,必須思考“現(xiàn)在” ●廣東作家對新移民人群以及他們生活的描寫,是中國文學中全新的經(jīng)驗和表述 ●廣東的詩人較少那些不著邊際的幻想,他們更崇尚腳踏實地 這幾十年,中國在發(fā)生巨變,廣東更是如此。
2018-11-21
-
文學的時代,時代的文學
從1978到2018,中國走過了改革開放的40年。
2018-11-19
-
四十春秋鐵與火 八千里路云和月
1 回顧改革開放40年,我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想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的軍旅詩歌,她正是新時期軍旅文學最初的濫觴。
2018-11-16
-
現(xiàn)實的書寫 史志的格局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報告文學,以其真實文學的現(xiàn)實觀察和獨特書寫,始終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腳步,是積極參與這場偉大變革,并真實客觀地講述中國故事最直接、最深入的文體。
2018-11-16
-
經(jīng)典是怎樣“煉”成的?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陜西的幾位著名作家,從左至右:李若冰、胡采、杜鵬程、王汶石、魏鋼焰 1985年在榆林。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