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予歷史記憶文學的溫度
當80載光陰在歷史長河中沉淀為靜默的刻度,當抗戰勝利的號角在歲月風華中化作悠遠的回響,2025年的中國文壇迎來一場特殊的記憶返場。
2025-09-03
-
詩歌中的抗戰記憶與時代傳承
優秀的詩歌從來都是和歷史、現實保持著深度的關聯。
2025-09-03
-
贛鄱地域敘事的故事密碼與時代回響
2024年江西長篇小說創作,帶有強烈的贛鄱地理環境色彩及文化特征。
2025-09-01
-
中國藝術研究院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學術研討會發言摘編
01 在勝利與和平的旗幟下——抗戰文藝的歷史實踐、發展演變及文明價值 魯太光 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抗戰文藝是中國現代文藝史上一個重要的文藝類型,內容十分豐富。
2025-08-31
-
雪域文華六十載——西藏當代文學的發展與繁榮
在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回望這片雪域高原的文學發展之路,我們看到了一幅用文字編織的絢爛畫卷。
2025-08-22
-
守護精神世界的溫度與詩意
5月以來,許多成熟作家攜新作重返創作現場,青年寫作者亦以銳利的筆觸介入現實。
2025-08-13
-
文學如何書寫現代化進程下的城鄉圖景
中國社會的現代化發展不僅顯著改善了我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其引發的結構性變革也深度滲透至文化生態與個體精神層面。
2025-08-11
-
為新時代交上令人欣喜的文學答卷——“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階段性成果綜述
20世紀50年代,在北京工作的作家周立波回到家鄉湖南益陽,扎根鄉村體驗生活,創作了長篇小說《山鄉巨變》。
2025-07-23
-
受傷的鳥獸在說什么?
想象力是重建聯結的能力,是將分散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能力。
2025-07-22
-
點亮守望相依的燈塔
當人工智能開始介入詩歌寫作,詩人們在迷茫中堅守文學的領地,將筆觸深入到人類最深沉而細微的情感,以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技術理性的沖擊中尋求突圍。
2025-07-16
-
新時代農村題材文學創作的歷史站位與辯證之思
2024年7月27日,由中國作家協會指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湖南省作家協會、中南大學聯合主辦,中國作家協會新時代文學研究中心(中南大學)、中南大學人文學院承辦的“新時代文學論壇:新時代農村題材創作的傳統、發展與實踐”在湖南長沙舉行。
2025-07-07
-
構建世界普惠的中國自主知識體系——2024年度文藝學前沿問題研究述要
摘 要 2024年度的文藝學研究立足新時代語境,自覺運用跨文化、跨學科的方法,在馬克思主義文論、文學基礎理論、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中西美學、人工智能文學等論域精耕細作,取得了一些不俗的理論成果。
2025-06-24
-
挑戰與突圍——論中國新世紀非虛構寫作
新世紀以來的中國非虛構寫作可謂異軍突起,備受關注。
2025-06-24
-
以數字化全景展示新時代文學壯闊氣象
編者按: 2025年6月18日至22日,第三十一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在京舉辦。
2025-06-23
-
代際書寫中的尋找與超越
代際書寫是文學作品中最重要的母題之一。
2025-06-20
-
浙江文脈的新時代表達
2022年以來,浙江文學界銳意進取,奮發創新,以“知浙江、為浙江、興浙江”的文化自覺,聚焦“千萬工程”“共同富裕”等重大主題,生動展現之江大地在“八八戰略”指引下發生的精彩蝶變,奮力書寫新時代精彩華章。
2025-06-16
-
當每個“她”都蘸取月光,將拼湊出完整的銀河
進入21世紀以來,女性詩歌既繼承了新時期以來女性詩歌的部分特質,又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出現了一些新的形態。
2025-06-16
-
新時代抗戰題材長篇小說:從“有限的戰爭”走向“無限的文學”
在“世界文學”的譜系里,圍繞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展開的敘事與想象始終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復雜存在,當然,也是諸多經典作家作品矗立之所在。
2025-06-05
-
在廣大與精微之間發力——2024年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綜述
文學批評可以做得很大,大到描繪和分析十年、百年的文學樣貌和精神特質,這樣的批評縱橫捭闔、氣勢恢宏,但也可能大而無當、虛空高蹈。
2025-05-29
-
“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
如果讓AI為身處2025開年時段的人們繪制一幅自畫像,它也許會畫出一個緊鎖眉頭、好像正在找東西的人:不過,這個人所尋找的顯然不是某件物什,而是自我存在的獨特意義。
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