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詩刊》《星星·詩歌原創》《詩林》《揚子江詩刊》《詩選刊》: 詩歌中的抗戰記憶與時代傳承
    來源:文藝報 | 鄧思睿 蔣登科  2025年09月03日08:36

    優秀的詩歌從來都是和歷史、現實保持著深度的關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詩歌以其獨特的審美方式與精神力量,承擔起喚醒民族記憶、凝聚精神認同的重任,不僅在重溫歷史中傳遞出深切的歷史思考,而且通過燭照現實,拓展當下詩歌的情感空間與精神維度。在這場跨越80年的詩與史的對話中,詩人突破時空的局限,打量歷史,并審視當下。

    很多詩歌刊物都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予以深切關注,開設專欄或者刊發相關主題的作品,形成了當下詩歌界的一道特別景觀。《詩刊》2025年第8期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詩歌專輯”欄目發表了20余位詩人的作品,從歷史反思、英雄禮贊等角度,對抗戰歷史、抗戰精神進行詩性書寫。《詩林》2025年第4期“烽火詩箋”欄目刊發了多首戰爭與革命題材的詩歌,回顧了中國在艱難中探索、不斷走向勝利的征程。《揚子江詩刊》在今年第4期推出“大道之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詩歌小輯”欄目,通過對戰士戰地生活的書寫,重現抗戰風云,發現精神力量。《詩選刊》在今年第7、8兩期連續推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征稿選登”欄目,拓展了抗戰題材書寫的維度。

    以詩的方式打量歷史,首先需要我們正視歷史,尊重歷史事實,守護歷史真相。在艱難的抗戰歲月,無數先烈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而前赴后繼,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跡是不容忘記的。《詩林》2025年第4期刊發的黎光《墓志銘》:“來自遺忘意味著背叛/來自宣紙上寫下的每個漢字/棱角分明,橫平豎直”,詩句以漢字為喻,傳達出民族的創傷不能被遺忘、危機從未遠離我們的思想。盡管苦痛的現場隨著時間流逝而模糊,但侵略者對國人造成的身體和精神上的傷害依然難以愈合。《詩刊》2025年第8期刊發的艾蔻《白求恩:不死鳥的獻身》:“腐爛是可以剔除的/彈片是可以取出的/而肢體的殘缺永無法剔除/精神的傷痛永無法取出”。以白求恩為代表的援華抗戰的國際友人在抗日前線踐行國際主義精神,中國也以巨大的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星星·詩歌原創》2025年第8期刊發了楊克《再臨黃崖洞》:“在那道刀劈斧鑿的裂縫間/山體像一面銅鑼,被炮火擊醒/彈片飛濺刺入崖壁/侵略者的腳步在峽谷里踉蹌”,在黃崖洞這座堡壘里,“戰士以巖為盾”抗擊侵略者,保衛家園,守衛正義,捍衛國家主權和尊嚴。

    在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一步步走向勝利,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詩選刊》2025年第7期刊發于力的《察哈爾游擊隊》:“而大樹的精髓處,一位中國農民的/領袖,用麥子一樣質樸的語言/論述著持久戰,巨大的濃蔭/包圍了城市,庇佑了/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平安無事……”書寫了“持久戰”等獨特的中國智慧為后人留下了以弱勝強的寶貴經驗。在戰爭中,無數先烈以血肉之軀英勇赴死,挺立起民族的脊梁,《揚子江詩刊》2025年第4期刊發聶沛的《在太行山上,鋼鐵生根》:“凌風擦亮刺刀時/他們挺起最高的山峰。子彈/在骨縫里發芽/戰士用脊梁降伏了烈火”,以身體與自然互喻的修辭傳達出對先烈的緬懷與歌頌。戰士們用血肉構筑起鋼鐵長城,當熊熊大火燒盡后,淬煉出來的是中華民族堅貞不屈的精神。《星星·詩歌原創》2025年第8期發表郭新民的《向太行山致敬》:“八路軍抗倭除寇,血沃中華/‘小米加步槍’聯手締造了世界戰爭傳奇/讓一代又一代人沉思、凝視與仰望”,將刻骨銘心的抗戰傳奇從中國推向世界,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抗日戰爭的勝利也昭示著正義必勝、和平必勝。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經歷過戰亂,我們更加明白和平的可貴。《詩林》2025年第4期發表張春林的《英雄如一顆楨楠出自深山——在趙一曼故居》:“看到她/用僅剩的兩根手指/直指蒼穹/以聲聲鐐銬/一次又一次/拷問世界和平”,將對個體犧牲的追思延伸為對人類和平的普遍叩問。《詩刊》2025年第8期發表劉笑偉的《論持久戰》,以破土而出的種子隱喻了一個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外形的微小與能量的噴薄而出構成張力:“歷史的黑土層里/你埋進四萬萬顆春天的種子/那是不屈的種子/飽含著悲憤與蒼涼的種子/孕育著沖天力量的種子/慢慢發芽,茂盛了/一個民族廣袤的大地”。頑強不屈的精神、視死如歸的氣節以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不僅在抗戰時期彰顯力量,在今天也是凝聚民族共識的精神動力。站在嶄新的歷史起點,新一代人也感受到了自己需要完成的使命,《詩刊》同期發表的寧明的《歷史巖層里的烽火回聲——獻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貫通起兩個時代:“那些凍僵在雪地里的握槍手掌/已化作漫天紅透的杜鵑/在勝利日的第八十個年輪里/永續點燃起一個東方大國的嶄新黎明”,點燃“嶄新黎明”是歷史的寄寓,也是時代的使命,接力棒已然交到了新一代人手上。

    在中國現代文學發展中,抗戰文學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那是血與火凝結的精神資源。80年后,時代已然發生巨變,但抗戰文學蘊含的精神力量依然在中國大地上流動,在一代一代中國人的生命中傳遞。紀念抗戰勝利的詩歌不只是歷史的詩句,更是抗戰精神在新時代詩歌中的久久回響。回望歷史,是為了更清晰地尋找自己的來處,更好地把握當下;是為了更從容地書寫和創造未來的不息奔流。新的時代呼喚更多善于發現的詩人,呼喚我們以全面而深刻的視角打量時代,建構屬于當下人們的精神坐標。

    (鄧思睿系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碩士生,蔣登科系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教授)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久久久2019精品|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任我爽橹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国产精品2018|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36|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免费|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的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国产精品蜜芽tv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大香伊蕉在人线|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