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里的丘陵和江水在她筆下閃著光暈——《清白之年》閱讀札記
我認識身為編輯和評論家的佳燕已經十多年,常羨慕她天性熱鬧開朗,到哪里都有朋友和笑聲。
2025-04-09
-
輕輕的安慰——湯成難小說集《子彈穿越南方》六人談
主持人語 特邀主持:韓 松 剛 江蘇省作協創研室副主任、青年批評家,著有《詞的黑暗》《謊言的默許》《當代江南小說論》等。
2025-04-09
-
洪昌:涉入人性的深湖
王玉玨的《燕牙湖》堅持了他一貫擅長的寫法,繼續對婚戀關系和復雜人性進行探秘。
2025-04-09
-
教育幫扶的詩意呈現與時代回響
袁敏的作品《月光媽媽》(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發布的“中國好書”2024年11月推薦書目),以散文的筆觸、詩意的敘述,記錄一位普通杭州女性高穎組建“月光媽媽”團隊跨越14年的教育幫扶歷程,勾勒出雪域高原少數民族少年的成長軌跡,揭示教育何以成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光”。
2025-04-09
-
南帆:故鄉的紋路
【文學里念故鄉】 很長一段時間,“故鄉”在我心目中并不是一個情深義重的概念。
2025-04-09
-
在共情中書寫人的生存狀態
近日,一篇初三女生所寫的作文《舊軌還鄉》引發熱議。
2025-04-09
-
神奇精妙的一刀
2004年,李建軍編輯了《十博士直擊中國文壇》一書。
2025-04-09
-
跨文化闡釋的范式突破與學科構建
美學作為一門致力于美之本體論探究、審美認知機制解析及藝術表征形態研究的學科,其當代學術版圖正經歷著范式轉型與方法論革新。
2025-04-08
-
時代的印跡與回響——李洱《超低空飛行:同時代人的寫作》讀書心得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優秀的書籍能向讀者提供故事、信息、知識、經驗和情緒價值,讓人有閱讀和思考的機會,并為謀劃未來奠定基礎。
2025-04-08
-
故典新知、肉身成圣與形而上的經緯——評包慧怡組詩《生育簡史》
作為年輕一代詩人、學者、翻譯家,包慧怡卻以好古、博古聞名。
2025-04-08
-
致敬經典或是反抗經典——阿乙小小說讀札
沉郁壓抑是獨屬于阿乙的氣質,這種氣質附著在阿乙每篇小說的每個字符之間,并借此營造出了一座文學意義上荒誕無望的“縣城瑞昌”。
2025-04-08
-
何其芳《雨前》:氤氳如雨的古典美
大雨降臨前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或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想法,而何其芳選擇以散文的筆觸作出了回答。
2025-04-08
-
路遙《人生》:時代浪潮下的命運交響與生命追尋
命運在隴東高原的溝壑間投下巨大的陰影,高加林像一只被颶風卷起的紙鳶,在理想與現實的撕扯中飄搖。
2025-04-08
-
“有情的書寫”——談侯志明的抒情散文
1921年周作人在《晨報》副刊上給散文下了個定義,他說,“外國文學里有一種所謂論文,其中大約可以分作兩類。
2025-04-07
-
停一停,聽聽看——評班宇《清水心跳》
班宇是當下最受關注的小說家之一,其作品因“東北文藝復興”和影視作品改編而廣受矚目。
2025-04-07
-
《大象重返平原》:“愛”的悖論
范俊呈的短篇小說《大象重返平原》用一則老套的“機器人覺醒并反抗人類”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對人類社會進步神話或人類意志異化進行反思的故事。
2025-04-07
-
在傳奇與現實之間——《猛虎下山》的雙重寓言性
摘要:《猛虎下山》是作家李修文在闊別小說創作多年之后最新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與其前作長篇小說相比,風格有了明顯的變化,且突出表現在小說的寓言性特征。
2025-04-07
-
真相之外,虛實之間——洪放小說《九命》讀札
洪放寫小說很有數,屬于有自覺意識的作家,他手里攥著兩套寫作路數:一路是直逼現實,與現實短兵相接、刺刀見紅的小說,如長篇小說《秘書長》《掛職》《最后的駐京辦》《領導司機》《班底》等;一路是解構現實,將現實切割打碎、探索人性隱秘真相的小說,如中短篇《冬至》《說話》《旗袍》等,包括這篇《九命》。
2025-04-07
-
經驗的轉化與傳統的再造
在當代先鋒詩歌群體里,江蘇詩人以各自獨特的詩風與探索性的詩學姿態,建構了某種異質性的話語力量。
2025-04-07
-
朱山坡《蛋鎮詩社》:以詩的方式,記住那個熾烈昂揚的時代
在這個對于詩歌創作來說具有顛覆性的高科技時代背景下,朱山坡的《蛋鎮詩社》的出現意味深長。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