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幻敘事、虛構遠景和生命“回心”——從李修文《猛虎下山》等新作談起
摘要:李修文《猛虎下山》《夜雨寄北》等新作兼容奇幻性和當代性,既賡續、發展了既往的魔幻現實主義,也從古典志怪敘事傳統中發掘書寫當代中國故事的可能,包含了對當代社會難題的洞察和當代小說藝術的探索。
2025-04-06
-
中國古代詩詞中的清明鏡像
開欄語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實施文化潤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宣傳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聯、中國藝術報社聯合舉辦“弘文講堂”,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邀請國內文學藝術名家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系列專題講座,用中華文化浸潤人心、凝聚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5-04-06
-
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閑話李洱和他的《超低空飛行》
李洱今天講得挺精彩,但沒有往常說別人時那么精彩。
2025-04-06
-
與天空等重——讀滕肖瀾《平衡》
維系平衡的方式 滕肖瀾的長篇小說《平衡》圍繞著一位載重平衡員的生活日常展開,緩緩鋪敘出了上海市井生活的千姿百態。
2025-04-06
-
聶茂長篇小說《王船山》:歷史小說的文學品格
聶茂的長篇歷史小說《王船山》(團結出版社)或可視為湖南文壇近年來的重要收獲。
2025-04-06
-
《江南》,一切從新開始
春節上班第一天,《江南》雜志社全體員工開了個會(所謂“全體員工”也就十來號人),我設定的主題是“從DeepSeek聊起……”,我讓每個人都談一談,從各自崗位出發,DeepSeek對我們的啟示、警惕以及合作。
2025-04-05
-
《星核密語》:女性科幻視野下的人文宇宙
不出意外,我們即將迎來又一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許多人已經按捺不住對未來進行著天馬行空甚至不切實際的幻想,期待著從現實生活中掙脫出來,飛向想象中的烏托邦世界。
2025-04-04
-
《豐泰庵》的敘事探索與女性視角
作家出版社今年年2月,出版了王彬的長篇歷史小說《豐泰庵》。
2025-04-03
-
大齡患者的權益與尊嚴——報告文學《長大的他們》讀后
編前語: 每年4月2日是世界孤獨癥日,我們聚焦一個常被忽視的群體——大齡孤獨癥患者。
2025-04-03
-
緊貼大地的心靈歌者——曾劍小說論
曾劍的小說可讀性強,清新利落,真摯感人,充滿正能量。
2025-04-03
-
集體化晨鐘中的個體生命震顫
在里下河平原的薄霧晨光中,那聲穿透時空的“各家各戶起床啰”的喊工聲,不僅是劉仁前《喊工》這部作品最具象的敘事載體,更是解剖中國鄉土社會肌理的手術刀。
2025-04-03
-
李約熱小說創作論:“回到人的日常狀態”
李約熱在寫于2008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那個與戈達爾有關的小說寫完后,我就不再理會老戈了。
2025-04-02
-
《桑樹下的遷徙》: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從歷史和現實境況而言,桑樹都是極富詩意和夢幻感的植物。
2025-04-02
-
為何作家喜歡懷舊
在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中,瑪德琳蛋糕的滋味如魔法般打開記憶的甬道,這種通過感官觸發記憶的機制,在文學創作里演變成了復雜的時間敘事技巧。
2025-04-02
-
《青云梯》:一幅跨越百年的鐵路建設畫卷
范穩的長篇力作《青云梯》以云南高原一百年的交通發展史為背景,從二十世紀初法國殖民者用一列火車撞開中國的南大門,到滇南人民知恥后勇、自強不息,獨立修建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再到二十一世紀高鐵高速蜿蜒在南高原的崇山峻嶺,直至在新時代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打通南亞、東南亞的國際大通道,把鐵路修到了國外,以時間為經,以鐵路為緯,編織出一幅跨越百年、傳承七代的民族奮斗畫卷。
2025-04-02
-
《神速》:以古典質地雕刻人性力量
徐皓峰的《神速》很短,總共不到六千字。
2025-04-02
-
書寫傳統節日的情感深度
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李浩教授主編的《印象清明:文學大家談中國傳統節日》(貴州人民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是“印象書系”繼《印象春節》《印象中秋》《印象重陽》之后的第四本。
2025-04-02
-
“沂蒙二姐”走紅:所有的宏大敘事,都始于田間的詩
前不久刷到一個視頻,一位農民大姐手里攥著一把帶根的蒲公英,在田間吟誦:“這是春嗎?這不是春……”大姐發絲被風吹得有些凌亂,堆滿笑容的眼角也擠滿皺紋,她詩意的帶著泥土氣息的文字仿佛有種魔力,吸引我不知不覺地把視頻看完。
2025-04-02
-
關于江湖故人的性情書寫——《漁人故事集》
這本書的名字叫《漁人故事集》,顧名思義,就是說些與漁人和魚有關的故事,給諸位逗逗樂子,解解悶兒。
2025-04-01
-
師道為人,學以為己——論蘇煒散文的“師說”新語
蘇煒是出色的文學家(小說、散文、詩詞皆有代表作)、書畫家、音樂家,也是重要的學者、師者,諸藝皆得心應手、頗有成就。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