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乏的語言產生不了豐富的思想
對談嘉賓:關正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創始人 《漢字風云會》《見字如面》總導演) 對談記者:金力維 “相輔相成”還是“相輔相承”?“殿后”還是“墊后”?“形跡可疑”還是“行跡可疑”?“貿然行事”還是“冒然行事”?“名副其實”還是“名符其實”?“甘敗下風”還是“甘拜下風”?“再接再勵”還是“再接再厲”……正在浙江衛視播出的《漢字風云會》再次掀起“全民漢字公測”熱潮,這檔以五年級小學生聽寫漢字為內容的節目被很多人稱為“語文必修課”。
2017-08-24
-
丹青盡染赤子情——軍旅畫家胡國偉的藝術人生
胡國偉近照 我與胡國偉先生甚熟,曾共同就讀于軍藝,老家居所隔路相望之距,故以兄稱之。
2017-08-24
-
都本基:讓中國書畫藝術走向世界
都本基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橫跨五大洲,行程十萬里,每到一處都受到當地藝術界乃至政界的高規格接待;其作品陸續被國際奧委會、英國國會、大英博物館、蘇格蘭國家圖書館等世界重要機構永久收藏…… 沒錯,你看到的這些成就不是來自一位外交官,而是一位中國的藝術家——都本基。
2017-08-24
-
李玉剛 :我更是一名 行者和工匠
“反串這兩個字對于李玉剛的努力實在太簡單化,而且也不盡公平……如果說女聲是行云流水、委婉的行書,男聲是平直方正、清楚明白的楷書,我覺得李玉剛的聲音就是獨樹一幟的行楷。
2017-08-22
-
首屆山西藝術節開幕前夕本報獨家專訪 郭蘭英:民歌傳承要靠年輕一代
郭蘭英(中)擔任“人祖山杯”晉陜蒙民歌大賽總決賽主評委。
2017-08-22
-
珍物,也是生日卡上母親哆哆嗦嗦的字
“大家好,我叫李宗盛。
2017-08-21
-
“年輕的老演員”韓雪
韓雪是位“年輕的老演員”,年齡并不很大,卻已經出道17年了。
2017-08-21
-
“她用詩的語言描述她的不堪,其實非常疼痛”
范儉 青年導演范儉執導的紀錄電影《搖搖晃晃的人間》自今年6月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亞洲首映以來,至今仍在國內多個城市開展不定期的點映活動。
2017-08-18
-
李夢:我想成為一名偉大的演員
對談記者:陳濱 對談嘉賓:李夢(青年演員) “我想成為一名偉大的演員”,李夢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一點都沒含糊,她把目光投向遠方,眼神特別堅定,厚實有型的嘴唇緊緊閉著。
2017-08-18
-
伍霖生:到自然中寫生,在生活中歷練
(冊頁)小品(紙本水墨) 戰勝嚴寒(紙本水墨) 佛子嶺水庫工地寫生(紙本水墨) 萬里長江第一壩(紙本水墨) 新中國成立以后,山水畫家們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開始了思想更新與畫法創新,使古法山水在社會現實和革命需要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面貌。
2017-08-18
-
“我看到,沒有理由轉身離去”
影片《二十二》歷史顧問、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
2017-08-17
-
賴聲川:給老外看中國文學經典
盛宗亮 賴聲川 8月15日,美國舊金山歌劇院制作英文原版歌劇《紅樓夢》中國巡演發布會在北京恭王府召開。
2017-08-17
-
他選擇看見美好——訪電視劇《熱血軍旗》編劇陳玉福
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電視劇《熱血軍旗》自8月3日于央視一套熱播后受到好評。
2017-08-16
-
名家對話|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設計者齊康:建筑可以警醒
今天是日本戰敗投降72周年紀念日,提及齊康這個名字,也許對于普通讀者而言些許有些陌生,但他設計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雨花臺公園中軸線等建筑卻無人不曉。
2017-08-15
-
郎朗藝術需要個性化比較難量產
昨晚,郎朗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辦公益鋼琴大師課,為四位來自國內不同水平的學生現場指導,大劇院音樂廳1800個座位座無虛席,郎朗風趣幽默而又清晰地指點,不僅讓四位學生大受教益,也讓現場觀看的小琴童收獲頗豐。
2017-08-15
-
速泰熙:讀書人的“化學反應”
著名書籍裝幀設計師速泰熙 生于1943年,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特聘教授。
2017-08-14
-
雷佳音:我的人設就是比較底層
制圖/夏曾珍 從被抗拒,被鄙夷,到被理解,被喜愛,隨著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的落幕,在劇中飾演前夫陳俊生的雷佳音,收獲了大量粉絲。
2017-08-14
-
坐在瞬間門檻上的思想者——訪評論家和攝影家白建春
編者按: 白建春(筆名白漠)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中國契丹和奚族文化研究中心顧問,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2017-08-14
-
京劇老生李寶春:你只要做事,就有失敗的可能
在李寶春印象中,父親李少春是個有些嚴肅的人,年輕時對父親的話體會不深,更多是迎合、討好父親高興。
2017-08-11
-
青年軍事專家眼中的《戰狼二》——訪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石海明
《戰狼2》中吳剛飾演的何建國“脫下軍裝,職責還在”。
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