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的根基 創新的追求——記工筆花鳥畫家康淑貞
花色重 工筆花鳥畫家康淑貞,近年來先后在澳門、日本和美國等地應邀舉辦個展,愈來愈受到海內外人們的注目與熱議,得到社會各界的贊譽。
2017-09-27
-
王姬:沒想到演《新原野》這么累
演出《新原野》這部戲,王姬接連病了兩場。
2017-09-26
-
鄭小瑛:半個世紀“揮”過來
明天,是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中央歌劇院“終身榮譽指揮”鄭小瑛的88歲生日。
2017-09-26
-
被狠狠地耽誤的演員? 潘粵明:走的每一步都有用
原標題:“被狠狠地耽誤了”?“走的每一步都有用”! 這兩年,潘粵明一直在刷新外界對他的認識。
2017-09-25
-
李晨:拍這部戲我拼盡了全力
《空天獵》海報 繼《戰狼2》之后,今年國慶檔又有一部國產軍事題材電影上映。
2017-09-22
-
蔣雯麗:遇到好劇本再當導演
第八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下簡稱“短片節”)將于2017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深圳舉辦。
2017-09-21
-
高曉攀 成也相聲“困”也相聲
說起老舍話劇,許多人會想起大名鼎鼎的《茶館》、《龍須溝》,《西望長安》是鮮有問津的一部。
2017-09-20
-
對話編劇梁振華:現實題材市場價值正在回潮
原標題:現實題材市場價值正在回潮 近兩年,現實題材的電視劇頻繁成為社會討論熱點,在現象級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后,《雞毛飛上天》、《歡樂頌2》、《我的前半生》等一系列現實題材作品,也在隨后霸占電視熒屏。
2017-09-19
-
梁建平:水墨詠嘆活態黃河
生長在河北,生活在北京,但梁建平從骨子里覺得自己更像個陜北人。
2017-09-19
-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啟功先生的為人為學
京城三伏,溽熱難耐,在書房品鑒藏畫以消暑。
2017-09-18
-
我是時代的一顆水蜜桃——對話上海美術學院教授陳家泠
陳家泠作品:《西湖景色》 陳家泠作品:《梁家河》 陳家泠作品:《井岡主峰》許根順 攝 明天,80高齡的新海派水墨畫領軍人物陳家泠的個人藝術大展,將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7-09-15
-
當今中國應該給世界看些什么
徐里近照 8月24日,第七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主辦方在網上發布了展覽即將于9月24日開幕的預熱帖,信息一經發出得到了新華網、國新辦官網和鳳凰網、新浪、搜狐等各大門戶網站的競相轉載,公眾號閱讀量很快破萬,此次以“絲路與世界文明”為主題的展覽,其熱度可見一斑。
2017-09-13
-
許亞軍:沒有中國兒藝就沒有我
采訪許亞軍,約在他的工作單位中國兒藝。
2017-09-13
-
金燕玲:現在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圖 / 本刊記者 大食 “回看自己厚如書典的人生經歷,這些年演員金燕玲生命的重大課題,不過是說服自己接受當下萬事。
2017-09-13
-
韓羽不計肥瘦,但求抒發;閑里偷忙,余勇可嘉
回答者:韓羽 提問者:木子吉 時間:2017年9月 簡歷 韓羽,山東聊城人,1931年生,1948年參加工作,河北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2017-09-13
-
其德足以昭其馨香——訪評劇表演藝術家筱俊亭
筱俊亭劇照 評劇表演藝術家筱俊亭小小年紀就挑起了養家的重擔,艱苦的生活錘煉出她勤奮樂觀的生活態度。
2017-09-11
-
孟廣祿:京劇創新 移步不換形
孟廣祿 第十三屆全運會形象大使,著名京劇藝術家,裘派花臉。
2017-09-08
-
戴玉強:帕爺爺在中國后繼有人
一曲《你不要哭泣》拉開了昨晚國圖音樂廳紀念帕瓦羅蒂逝世十周年紀念音樂會的帷幕,男高音戴玉強第一個獻唱(見大圖),并且向全場觀眾表示,“懷念帕瓦羅蒂從來不需要眼淚,只要歌聲……帕爺爺后繼有人,尤其是在中國。
2017-09-07
-
周補田:一生只做一件事
周補田近照 要讓人一輩子專心做好幾件事,乃至只做一件事,簡直是一種苛求。
2017-09-07
-
劉佩琦:認認真真演好每一部戲
入行三十多年,劉佩琦的身影仍然活躍在銀幕上。
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