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珞丹《跨界歌王》秀樂器特長
人們熟悉的王珞丹可能是電視熒屏中的“米萊”、“錢小樣”、“杜拉拉”,而在北京衛視2017《跨界歌王》節目中,王珞丹以歌手的形象亮相舞臺,令觀眾眼睛一亮。
2017-05-24
-
徐錦江感嘆:重拾畫筆歸來,這條路走對了
北上內地跨界帶年輕畫家辦展,建公益藝術中心,徐錦江感嘆: 重拾畫筆歸來,這條路走對了 徐錦江經常參加內地展覽。
2017-05-24
-
對作品有顆恭敬的心
漢唐的花紋、明清的線條都用在手包中,3位80后海歸—— 對作品有顆恭敬的心 李淵君在做手包。
2017-05-24
-
席強:用音樂講好中國故事
◆席強簡介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著名管弦樂演奏家、音樂理論家,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家大劇院藝術委員會委員。
2017-05-23
-
石小梅:臺上侯方域,臺下石小梅
◎答題者:石小梅 ◎提問者:謝米洣 ◎時間:2017年5月 簡歷 石小梅,江蘇省昆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工小生,1982年正式拜沈傳芷、周傳瑛、俞振飛為師,代表劇目有《牡丹亭》、《桃花扇》、《白羅衫》、《宮祭》、《桃花扇·題畫》、《西樓記·玩箋錯夢》、《西樓記·拆書》、《玉簪記·琴挑》、《玉簪記·秋江》、《牧羊記·望鄉》、《荊釵記·見娘》、《浣紗記·寄子》等。
2017-05-23
-
老樹:“我不是心靈雞湯,畫畫為了治自己”
老樹和他的新書 制圖/夏曾珍 “夏日的晚風/寂寞的花枝/擁半盞清茶/對一冊古詩。
2017-05-22
-
史依弘:當上海大劇院還是上海體育宮
史依弘(原名史敏),工旦角,上海京劇院梅派大青衣,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上海跑馬廳地圖舊照 1948年上海跑馬廳地圖 均資料圖片 1982年,上海戲校招生。
2017-05-19
-
戲劇,如何吸引更多當下的人
對談記者:王潤 對談嘉賓:王可然(知名戲劇制作人) 熟悉戲劇的人都知道,除了編劇、導演、主演等主創之外,戲劇制作人對于整個戲劇創作,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有時是決定性的作用。
2017-05-19
-
潘天壽藝術的高度
2017年是潘天壽誕辰120周年,5月2日,由文化部、中國文聯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2017-05-19
-
黃渤:被演戲耽誤的攝影師
黃渤攝影作品 很多粉絲愛黃渤,甚至知乎上專門有一個帖子叫“你為什么喜歡黃渤”。
2017-05-18
-
謝辰生:為文物立言 留得住鄉愁
謝辰生 1922年出生。
2017-05-18
-
吉頓·克萊默:永遠為音樂天才提供支持
5月25日,叱咤國際樂壇數十載的小提琴演奏家吉頓·克萊默將聯手波羅的海弦樂團和布達佩斯交響協奏樂團,于國家大劇院奏響巴赫、菲利普·格拉斯和穆索爾斯基等音樂巨匠的經典樂章,本次室內音樂會也是克萊默誕辰70周年世界巡回演奏會中的重要一環。
2017-05-18
-
王立群:講課要幽默 學術不打折
王立群 著名文化學者,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主攻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
2017-05-18
-
聽馮遠征說如何做演員,如何做觀眾
溫飽之后,“青睞”帶您追求更高的人文品質。
2017-05-17
-
張偉欣 追求夢想不懼年齡
白繼開攝 J213 剛剛過去的母親節,李小璐和媽媽張偉欣拍攝的一組時尚大片在各大網站登上了頭條。
2017-05-16
-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涵養心靈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2017-05-16
-
話劇皇帝:石揮這一輩子
石揮(左)與梅蘭芳 近日,隨著《石揮談藝錄》的出版,這位逝去多年的“話劇皇帝”又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2017-05-16
-
我們不是起點,更不是終點——獨家專訪上海交響樂團藝術總監余隆
圖片由上海交響樂團提供 人物小傳 余隆 1964年生于上海,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藝術總監,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2017-05-12
-
黃磊:現在當導演剛剛好
當過演員,教過學生,出過唱片,導過電視劇,上過綜藝節目……出道20多年,黃磊幾乎涉獵了影視圈的各個領域,也從“文藝男青年”變成了“廚神奶爸”,而他遲遲沒有拿起的就是電影導筒。
2017-05-12
-
王琛:24年,膠卷鋪就的“一帶一路”
中國甘肅省嘉峪關 “24年,我拍攝的不是風光和歷史,而是人類文明的進步! ”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企業家攝影協會(深圳)執行主席兼秘書長王琛這樣總結他20余載的絲路攝影歷程。
2017-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