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踐行“四力”要求 推動新時代精品創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2019-09-23
-
黨的領導是文藝繁榮的根本保證
制圖:郭 祥 核心閱讀 新中國70年文藝實踐證明:文藝的繁榮發展,其根本保證是堅持黨的領導。
-
勞動者成為文學作品的主人公
●在這些作品中,那些祖祖輩輩生活在土地上的勞動者的自主意識被喚醒,創造性得到了激發。
-
徐可:勇做時代的代言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民族文學》“魯迅文學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少數民族學員專號”與大家見面了。
2019-09-18
-
磨礪新時代詩人磅礴情懷的內驅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
-
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文藝工作者的生存發展之道
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強調,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尊自重、自珍自愛,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
-
我心目中的新中國文學70年:蘊藏著奮力前行的精神力量
我們這一代人晚于新中國成立十幾年出生,在人生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的今天,我們固然沒有資格說自己見證了新中國70年以來的文學發展,卻可以自豪地宣稱,我們這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新中國文學的充分滋養。
-
中國社會大眾倫理道德發展的文化共識
摘 要: 2007 年至 2017 年持續 10 年的三輪全國調查、四輪江蘇調查所提供的數據流和信息鏈及其精神哲學分析表明,改革開放 40 年,中國社會大眾的倫理道德發展的文化共識已經形成。
-
從知識、知識生產的視角進入
文學理論的反思性研究肇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
2019-09-16
-
新時代中國文學的新使命
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成立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
-
推動宣傳思想工作邁上新臺階
學好吃透用足《條例》,才能唱響時代主旋律、壯大社會正能量,有效應對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風險挑戰 一個國家的發展,沒有什么比人心更加寶貴;一個民族的復興,沒有什么比精神更能凝聚力量。
2019-09-11
-
文論話語建設的反思與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
2019-09-10
-
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
工匠精神是最近幾年的一個熱門詞匯,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對它的真精神、真意義鮮有人知。
2019-09-09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植根于民間沃土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及其傳承弘揚,他在2014年9月24日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2019-09-09
-
“神思”與“想象”的隔和融
摘要:“神思”與“想象”是分屬于中西文學理論、美學的兩個不同的范疇。
2019-09-09
-
道—象—器:形式話語的本體闡釋
摘要:通過歷史還原與理性審視,中國古代文論仍存在著一條重文、崇采、尚格、明法、辨體的形式話語脈絡。
關鍵詞:  形式話語2019-09-09
-
為每一個追夢人吹響自信號角
【堅定文化自信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光瀾必章。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抒寫偉大時代新史詩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周年,是學習貫徹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的一周年,是中國作協成立70周年,也是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文學陜軍再進軍部署的關鍵一年。
2019-09-09
-
溫暖的文字源于思想的溫度
今年6月,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印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的通知,提出“要通過廣泛的學習宣傳闡釋工作,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在這一背景下,東方出版社7月推出了一部力作《新時代的溫度——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這是一部幫助人們感悟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溫暖讀本,其出版恰逢其時,意義重大。
2019-09-07
-
時空觀塑造中國古代語言和思維
人類對時間和空間的好奇與關注以及所形成的時間觀和空間觀,古已有之并不斷推進,對認知模式和思維方式均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語言使用上更是表現為豐富而獨特的構詞規律和話語表達,形成了系統化的空間域和時間域的語言表達系統。
2019-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