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好中國故事 反映時代精神
春節期間,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成為最引人注目的作品,這部電影除了顯示中國在特效技術方面的進步之外,更重要的是表現了一種有主體性的中國價值和中國精神。
2019-04-15
-
想象與虛構的可能和限度
現實主義并非沒有想象力,現實主義的想象力運作更像是轉魔方,作者看似尋常之手使散落在不同側面的經驗板塊循一定軌跡運動,六面集齊之時,便是作品詩性顯現的時刻。
2019-04-15
-
協調推進新時代中華文化高質量國際傳播
關鍵詞:文化傳播;中華文化;文化產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019-04-12
-
汪民安:什么是當代?
內容摘要 本文討論了福柯、本雅明和阿甘本的歷史哲學概念,尤其討論了他們對“當代”這一問題的思考。
2019-04-11
-
用經典詩詞培根鑄魂引領風尚
吟一首詩,看千年經典惹人戀;歌一闋詞,讓蕩氣回腸詠流傳。
2019-04-11
-
文化興國運興
2018年我國文化產業營收狀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制圖:張丹峰 ■一般來說,國運昌盛之時,文化也會有較大發展;國運衰微之時,文化也會處于低迷狀態。
2019-04-10
-
深耕文藝理論 引領創作實踐
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參加聯組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2019-04-09
-
忽視實踐脫離實際,難免言必稱希臘
一段時間里,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無論是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還是歷史學、文藝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視實踐、脫離實際的現象。
2019-04-09
-
走進實踐深處 表達人民心聲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2019-04-08
-
交出我們時代的文藝答卷
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作重要講話。
2019-04-05
-
從“文化自知”到“文化饋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2019-04-01
-
以文藝實踐創新推進文藝理論創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步入新時代,新時代文藝需要新時代文藝理論去認識、把握和指引。
2019-04-01
-
呼喚時代之大作
呼喚時代之作,人們期待出現全面表達這個時代的作品。
2019-04-01
-
在實踐中推動精品創作
3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發表重要講話,對做好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出“四個堅持”的要求,其中之一是“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
2019-03-29
-
文藝如何為美好生活賦能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019-03-28
-
為什么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特別強調“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2019-03-28
-
詩詞藝術的當代價值
所有今天依然存在的傳統藝術,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即它們都是從歷史深處走來,一直堅韌地生存、發展著,在當代的文化藝術領域依然占據著一席之地。
2019-03-27
-
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
身處新時代,載人深潛、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脫貧攻堅等,都是文藝創作素材,都值得我們深入挖掘、熱情謳歌。
2019-03-26
-
時代與文學的本質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看望全國政協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強調: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2019-03-26
-
推動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以及當代文學創作的繁榮,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融入世界文學之中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