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百年歷史的巨大啟示
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熠熠生輝,為我們提供了一系列獨特的經驗和啟示。
關鍵詞:  中共百年歷史2021-06-12
-
以詩情滋養心靈
核心閱讀 人們把古老的經典詩詞和鮮活的當下生活創造性地結合起來,讓古典詩詞在當代充滿活力 今天的我們傳承中國古典詩詞,目的不僅僅是熟讀成誦,更重要的是涵養身心,敦品勵行 應在忠于原作基礎上合理闡發中國古典詩詞,結合當下生活使之深入人心,為今人提供取之不竭的精神滋養 中國古典詩詞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杰出的藝術創造和豐富的情感記錄,是我們代代承傳的文化瑰寶。
-
講好黨的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內容提要 在我們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中,有無數感天動地的紅色故事。
-
新文藝評論的事態、意態與情態
文藝評論既是內在思考,又是外顯行為,同時還是體現二者之統一的思維成果。
關鍵詞:  新文藝評論2021-06-09
-
作為文本分析方法論的“文史哲”:意圖與框架
摘要 作為人(類)認知、思想與情感等文明成果的符號表達,文本蘊含的思想性、價值性與情感性機制是其得以歷久彌新的根本。
-
論學術評價的價值尺度——兼談“唯論文”問題的根源
摘要:學術評價的目的是發現學術成果的價值,促進學術交流和發展。
-
從百年歷程中感悟真理力量
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
2021-06-02
-
中國當代文藝理論研究成就與展望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蓬勃發展,中國當代文藝理論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呼應社會文化發展的重大主題,在文學觀念、研究方法、思維方式、理論范式等方面均展現出了不俗的成績,有力推動了中國當代文藝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與話語體系建設。
關鍵詞:  當代文藝理論2021-06-02
-
文藝美學再出發
作為一門現代學科建制,文藝美學在中國始終都是一個備受關注且充滿爭議的問題域。
-
文明創新的緊迫性
2021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在學術界引起熱議。
-
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百年文化發展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程中,同時領導了中國百年文化變革和發展,推動中國文化實現了從傳統形態到現代形態的根本轉變,譜寫了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嶄新篇章,為未來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
從“詩用比興”到“弘揚中華美學精神”
整整一百年,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何等輝煌卓絕的歷程,創造了何等偉大光輝的歷史,又書寫了何等燦爛奪目的篇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四個自信”,其中就包括文化自信。
2021-05-25
-
從百年黨史中體會文藝的神圣使命
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時代前進的號角。
-
毛澤東文藝思想的豐富意蘊
毛澤東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相結合,創立了中國化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
中國創造性文化的特性及其存在形態
摘 要: 中國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可以打通的創造性體現在:一、 伏羲“先天八卦”“籍自然創人文符號”以及《史記》和《東坡易傳》“尊儒道創個體哲學”,都是一種“尊重現實又改造現實”的中國式隱性文化創造經驗,以“整體中的個體創造”區別于西方二元對立之創造。
-
走進中國工業現場,致敬中國工業人
1936年的中國文化界出現了一大盛事,那就是由鄒韜奮倡議、茅盾主編的文集《中國的一日》的出版。
關鍵詞:  中國工人2021-05-19
-
書寫時代華章 弘揚中國精神 凝聚中國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5月9日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的回信中指出,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2021-05-19
-
文藝美學再出發——新時代語境中的人文藝術學科
作為一門現代學科建制,文藝美學在中國始終都是一個備受關注且充滿爭議的問題域。
關鍵詞:  文藝美學2021-05-18
-
百年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歷史經驗
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現實實際、歷史文化以及時代特征相結合,形成和發展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戰勝千難萬險,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最根本歷史經驗。
-
百年黨史與革命文藝
引 言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202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