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川:中國文藝高峰傳統的品格
在位于地球東方的中國,矗立著由數千年來歷代文藝杰作或文藝高峰所共同組成的中國文藝高峰群。
-
回歸作品本位 明辨美丑之別
最近一段時間,飯圈亂象成為公眾關心的熱門話題。
-
“保護傳承”也是“國之大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作,從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的戰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
關鍵詞:  文化傳承2021-09-15
-
優秀文化作品是傳播文化的使者
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強優秀文化作品創作生產傳播。
關鍵詞:  優秀文化作品2021-09-14
-
推進文化治理現代化實踐
文化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  文化治理2021-09-14
-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強國建設
文化是民族發展的價值根基,而文化自信是以對文化的理性反思為前提的,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建設文化強國的基礎。
關鍵詞:  文化自信2021-09-13
-
加快構建新時代中國文學話語和敘事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深刻地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關鍵詞:  中國文學話語和敘事體系2021-09-10
-
字里行間頻現學術創新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近年來理論界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
2021-09-09
-
以文化奠定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基礎
編者按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
關鍵詞:  文化強國2021-09-09
-
做有深厚人民情懷的文藝工作者
文藝應該為誰服務?今天我們重提這個問題,并非老調重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生產出一大批立足新時代偉大實踐、反映人民火熱生活的精品力作。
關鍵詞:  文藝工作者2021-09-08
-
文藝評論如何成為與大眾互動的共情性語體?
觀點提要 新技術、新媒體語境中的評論話語既需要我們的核心觀點與價值引領,又考驗我們是否能將這些觀點與價值化作新媒體的話語形態,成為與大眾互動的共情性語體。
關鍵詞:  文藝評論2021-09-07
-
文藝應凸顯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靈之美
文藝創作是對社會生活的審美勘尋與藝術表達,必須始終以人作為觀照的中樞,在鋪陳情節、演繹故事和塑造人物中抓住對人思想內涵的表達和精神內核的發掘,凸顯對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靈之美、創造之美的開掘與展示。
2021-09-07
-
做有高尚審美追求的文藝工作者
客觀講,近年來,文藝創作佳作頻出,尤其主旋律影視作品屢有突破,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關鍵詞:  文藝工作者2021-09-07
-
做有崇高道德操守的文藝工作者
近日,中央宣傳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印發《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發出加大文娛領域突出問題整治力度,從嚴從實、標本兼治,營造天清氣朗文娛領域風氣的強音。
-
大家談 | 作家職業道德感悟
編者的話 中國作家協會一直重視職業道德建設。
關鍵詞:  作家職業道德2021-09-06
-
向書本上學 在實踐中學
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年輕干部精力充沛、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正處在長本事、長才干的大好時期,一定要珍惜光陰、不負韶華,如饑似渴學習,一刻不停提高。
2021-09-05
-
中國文化的精神出路
中國文化,如果從軒轅黃帝時算起,已經有六千三百五十年左右(據學者錢鍾書考查的材料)。
-
作家職業道德大家談
針對一段時期以來娛樂圈出現的違法違規、失德失范現象,近期有關部門出臺一系列舉措進行嚴厲整治,在全社會和文藝界引起積極反響。
關鍵詞:  職業道德2021-09-03
-
南帆:文學理論若干命題的內涵、聯系與延展
一個畫家工作了很長的時間,桌上的一個杯子、兩個蘋果栩栩如生地再現于畫布之上。
-
賦予文藝評論更多理性色彩
近期,中央宣傳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新時代文藝評論健康發展確立了基調、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