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新境界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創新積累了更加豐富的經驗,如何使其在理論上得以消化并升華,就構成我們的任務。
-
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
關鍵詞:  建黨精神2021-10-28
-
養德修藝、奉獻社會是青年文藝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
文藝是具有思想之光、風氣之先、溫潤之美的事業。
關鍵詞:  文藝思想2021-10-27
-
書映百年風華 初心歷久彌新
10月26日下午,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繁榮黨的出版事業暨人民出版社成立100周年座談會在這里舉行。
2021-10-27
-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契合點
1926年,郭沫若在《馬克思進文廟》一文中以文學化的想象和幽默的語言描述了馬克思與孔子對話場景。
-
文學、文化與現代化
編者按 一百多年來,文學不僅以藝術方式鮮活呈現了中國現代化的恢宏景觀,也密切參與著中國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
在“兩個結合”中煥發傳統文化新生機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關鍵詞:  傳統文化2021-10-20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助力文化強國建設
【奮進新征程·建設文化強國系列談】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激蕩在國家發展中的深層力量。
關鍵詞:  傳統文化2021-10-19
-
用文藝凝聚起新時代奮勇前進的磅礴力量
今天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發表七周年。
關鍵詞:  文藝工作2021-10-15
-
“兩新”文藝生成的時代語境與創新價值闡釋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
“典型”與“形神”:中西文藝理論、美學關于藝術形象認識的差異性解析
在中西文藝理論和美學發展史上,藝術形象都居于核心的理論地位。
關鍵詞:  美學2021-10-14
-
理論是評論的核心與風骨
嚴格地說,文藝評論是一門應用學科,它的上游是哲學、美學與文藝學(也即文藝理論)。
關鍵詞:  理論評論2021-10-13
-
中西比較視域下的“興”與“象征”
摘要:“興”和“象征”是分屬中國古典美學與西方美學的兩個重要概念,二者都從原始生活的具象而來,發展為感性地認識世界、表達情感、寄寓美德的藝術手段。
-
“思”與“詩”的互滲何以可能
誰都知道,今天流行的文學研究話語基本是從域外傳來的,我們在使用外來概念的時候,因了受制于翻譯語言,遺漏了原文的信息,書寫時不太易對應文本的真意。
-
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引領文化強國建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對“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進行了戰略部署。
2021-10-12
-
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引領文化強國建設
【奮進新征程·建設文化強國系列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對“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進行了戰略部署。
2021-10-12
-
中國文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澎湃力量
文化是一個國家凝聚力、生命力和影響力的集中體現,并且用一種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方式深刻影響著這個世界。
關鍵詞:  中國文化2021-10-11
-
文化創意中的美育傳承
當代文化創意最急需的是思想的滋潤與審美的純化,讓文化回歸心靈。
2021-10-10
-
重構具身性:后人類敘事的形式與倫理
具身性(embodiment,形容詞形式為embodied)是源于認知科學的關鍵概念,在哲學、心理學、語言學、美學多個學科領域都有應用。
關鍵詞:  后人類敘事2021-10-10
-
劉芊玥:后人類中的“情動”
福柯在其《詞與物》的結尾宣稱,人最終會消逝,如同沙灘上畫的一張臉被潮水抹去。
關鍵詞:  后人類時代2021-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