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丹青畫卷里感受秋色斑斕
明文俶《秋花蛺蝶圖》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2025-10-23
-
“拙”中有“巧”
傅山作品局部 在中國書法傳統中,“巧”與“拙”作為一對核心審美意趣,始終貫穿于藝術實踐與理論思考的深處。
2025-10-19
-
金石入畫氣如虹
梅花仕女圖 任伯年 所謂金石、金石學,其實皆為時間的造物。
2025-10-19
-
數智時代中國畫創新的炫技與筆墨之爭
一 數智時代中國畫創新面臨的關鍵問題,在于如何正確處理“炫技”與“筆墨”的辯證關系。
2025-10-10
-
科技賦能,為傳統用紙謀未來
“傳統書畫用紙不僅關乎技藝存續,更關乎民族文化的身份認同”“生產者與使用者應該攜手合作,優化紙張工藝”……近日于中國美術學院舉辦的“科技賦能中國傳統書畫紙——中國傳統書畫專用紙工藝提升關鍵技術研發”學術論壇上,博物館文物保護、文物修復、紙張科技分析、紙張科學研究、藝術創作等領域的資深專家難得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傳統書畫用紙的傳承與創新,如何借力科技賦能為書畫用紙也為中國文化藝術謀一個更長遠的未來。
2025-10-09
-
同聲相應 各抒己懷
待細把江山圖畫(中國畫) 傅抱石 梅園新村(中國畫) 錢松嵒 新金陵畫派崛起于20世紀60年代,是新中國成立后形成的極具影響力的繪畫流派。
2025-09-28
-
豐子愷:用純真之筆繪真善美
勝利之夜(中國畫) 豐子愷作 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中國畫) 豐子愷作 折得荷花渾忘卻 空將荷葉蓋頭歸(中國畫) 豐子愷作 豐子愷是20世紀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大家,在繪畫和文學等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2025-09-25
-
抗戰主題美術創作何以代代接力
到前線去(版畫 1932年) 胡一川 作 中國美術館藏 地道戰(油畫 1951年) 羅工柳 作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太行鐵壁(中國畫 1984年) 王迎春、楊力舟 作 中國美術館藏 以“人民必勝”為主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美術作品展”近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展以來,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25-09-10
-
抗戰木刻:以圖證史 鼓舞士氣
在版畫、木刻等詞匯尚未普及之前,中國已有對應的古稱叫“雕版”。
2025-08-29
-
戰火淬煉的藝術
中國美術館在建館60周年之際,入藏了兩件塵封大半個世紀的重要中國畫作品:張安治1940年創作的《避難群》和劉元1944年創作的《流亡圖》。
2025-08-25
-
東西文明交匯之地的藝術奇觀
克孜爾尕哈石窟飛天 絲綢之路沿線,除敦煌外,新疆是我國另一個留存有豐富古代繪畫遺跡的地區。
2025-08-20
-
烽火鐵筆 妙墨丹心——舒同抗戰翰墨創作
中國書法家協會的主要創立者舒同是20世紀中國書法史上的大書法家,同時也是一名具有傳奇色彩的革命軍人。
2025-08-15
-
作家金宇澄首部畫冊《不響》出版,六十年個人視覺檔案
2025年上海書展期間,作家金宇澄首部個人畫冊《不響》將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2025-08-11
-
《墨韻新生》:短劇讓傳統文化找到新的落點
書畫修復,是一項頗受年輕網友關注的工作,在社交媒體上,有些書畫修復師所展示的工作與生活細節吸引了不少人關注,在古畫修復愛好者看來,這已經不僅是一項工作,而是融合了諸多神秘、浪漫與理想主義色彩的事業。
2025-07-25
-
共譜和美邊疆的民族之歌
春到西藏(油畫) 縱情之馬(油畫) 趙培智作 今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
2025-07-17
-
連環畫中的抗戰烽火
《勝利與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連環畫典藏》,沈堯伊、趙奇等繪,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河北美術出版社、遼寧美術出版社,2025年6月 今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由5家專業美術出版社傾力打造的《勝利與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連環畫典藏》面世。
2025-07-14
-
追光的決心:印象派女畫家莫里索的藝術之路
莫里索《搖籃》 貝爾特·莫里索(1841—1895)是法國印象派核心創始成員,也是19世紀最偉大的女畫家之一。
2025-06-19
-
從墨戲傳統到數智新境
中國古典水墨畫的“戲筆”,源于文人畫的“墨戲”傳統——一種以筆墨為游戲、在即興中追求神韻的創作風格。
2025-06-16
-
《云南行》:吳冠中的速寫精神與藝術回響
吳冠中(1919—2010年)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藝術家,也是中國現代藝術發展進程中中西融合的杰出代表者。
2025-06-09
-
梵高筆下的鳶尾花:困境中的藝術綻放
鳶尾花為草本植物,5月開花,法國人將其視為國花,認定它為光明和自由的象征。
2025-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