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烽火鐵筆 妙墨丹心——舒同抗戰翰墨創作
    來源:北京晚報 | 劉宗永  2025年08月15日17:38

    中國書法家協會的主要創立者舒同是20世紀中國書法史上的大書法家,同時也是一名具有傳奇色彩的革命軍人。在漫長的戎馬生涯中,他全神貫注,終生追求的,除了緊張艱苦的革命活動、軍事戰爭之外,就是書法創作。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14/20250814_016/20250814_016_11106.jpg

    王建華、謝一彪《舒同傳》中“抗敵報”三字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14/20250814_016/20250814_016_14106.jpg

    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五日(第二十五期)《抗敵報》報頭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14/20250814_016/20250814_016_13106.jpg

    紀念《抗敵報》創刊第五十期舒同題詞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14/20250814_016/20250814_016_15106.jpg

    紀念晉察冀軍區成立一周年,舒同題詞:以戰斗的勝利來紀念軍區成立一周年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14/20250814_016/20250814_016_12106.jpg

    舒同題寫“抗敵副刊”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14/20250814_016/20250814_016_16106.jpg

    舒同題寫“抗敵三日刊”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14/20250814_016/20250814_017_11365.jpg

    白求恩墓舒同題詞“永遠不滅的光輝”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14/20250814_016/20250814_017_9365.jpg

    舒同題寫“白求恩大夫追悼大會”和“禮堂”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14/20250814_016/20250814_017_12365.jpg

    舒同題寫“白求恩之墓”及挽聯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14/20250814_016/20250814_017_8365.jpg

    舒同為中國抗日軍政大學題寫校名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14/20250814_016/20250814_017_10365.jpg

    舒同為中國抗日軍政大學題寫校訓

    抗日戰爭爆發后,舒同先是擔任八路軍總部秘書長,后與聶榮臻等人一起開辟晉察冀根據地,任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兼《抗敵報》社社長。1940年,被選為中共七大代表到達延安,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秘書長兼宣傳部長。1944年7月,任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委員兼秘書長,9月到達山東,一直工作到抗戰勝利。不論是在革命圣地延安,還是戰火紛飛的華東大地,他都曾無數次揮動手中如椽巨筆,利用自己的書藝來宣傳黨的思想,號召和發動群眾,鼓舞戰士斗志,歌頌革命業績。以筆墨作刀槍,為革命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舒同的書法初習顏真卿、柳公權,繼習何紹基等,采粹百家,頗得神髓,端莊凝重,疏散飄逸,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被譽為“舒體”。這一獨特的字體式樣在新時期以來廣為人知,并成為印刷字體。舒同“革命加書法”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被毛澤東主席譽為“紅軍書法家”“馬背上的書法家”“黨內一支筆”,被當代著名書法家、學者啟功稱為“千秋翰墨一舒同”。

    筆鋒如椽 報墨書檄

    1937年12月11日,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在河北阜平城南關的文嫻街趙家大院創辦《抗敵報》,由軍區政治部主任舒同任報社社長。舒同題寫了報名。根據相關史料,舒同至少題寫過兩次“抗敵報”。對比創刊時的題寫“抗敵報”(王建華、謝一彪《舒同傳》第144頁插圖)和1938年3月25日(第二十五期)在山西五臺縣大甘河村復刊時舒同題寫的新報頭“抗敵報”,在筆畫細節上還是有明顯區別的,主要表現在敵字的左部口的末筆與右部反文的首筆上,一是呈現意到筆到的連綴,行書味道更濃,一是沒有連綴的,楷書味更足;報字的右部第一筆,一為豎,一為橫豎鉤且鉤字意連下一筆豎,看似有行書表象,實則楷書味更強烈,這與呼應上面的敵字右部反文更加莊重的寫法。

    《抗敵報》創刊時為三日刊,用黃毛邊紙石印,四開單面印兩個版。每期發行約1500份,依靠軍郵和地方抗日動員委員會沿村轉送。這個群眾性的報紙,“最忠實地反映了當時軍區在初步發展階段中的新的變動的姿態和艱難創造的精神”。“在各部隊、各機關、各團體、各學校、商店中得到相當數量的讀者”。1938年1月20日,自第十二期出版后,該報的內容和形式都有所改進,改用潔白新聞紙、雙面四版排印。出到第二十三期時,遇到了3月7日敵寇對阜平的進攻。第二十四期報紙和印刷機等都毀于敵機轟炸。自第二十五期以后,隨著軍區的擴展,報紙發行更加廣泛,不僅暢行于四大鐵路干線之間的軍區中心地帶,而且深入到平漢路東的游擊區,冀中平原也有廣大的讀者。紀念《抗敵報》創刊第五十期時,舒同揮筆題詞:“鑿山開道的毅力,艱苦奮斗的精神,邊區抗敵的文化武器,中華民族解放的象征。”

    舒同在該報上發表了紀念題詞和古體詩。例如,在紀念晉察冀軍區成立一周年時的題詞:“以戰斗的勝利來紀念軍區成立一周年”。《抗敵報》成長為堅持敵后游擊戰爭和建設根據地的輿論工具,中國共產黨聯系群眾的紐帶,也是當今有著廣泛影響的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的最早源頭之一。

    1938年1月24日,在舒同的主導下,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創刊《抗敵副刊》,刊名為舒同所寫。五日刊,油印和石印間出,四開四版。6月,改名為《抗敵三日刊》,為石印小報,每期約兩萬字。舒同題寫了報名。

    該報最初以戰士為主要讀者,1940年改為以排以上干部為主要讀者,仍然兼顧廣大戰士。聶榮臻稱贊該報是“子弟兵的號角,反映現實,指導現實”。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樸考察晉察冀邊區后,稱贊其“通俗、新穎、活潑,為各報之冠”。該刊是邊區干部和子弟兵成長、發展、壯大的縮影,是組織與指導邊區部隊向日本侵略軍戰斗的有力精神武器。在《抗敵報》創刊的同一天,即1937年12月11日,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宣傳隊在阜平的一所小學成立。1939年1月,宣傳隊移駐平山縣李家岸村,進行第二次改編,定名為“抗敵劇社”,舒同題寫了社名。

    鐵畫銀鉤 勒石永志

    1939年11月12日,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在搶救傷員時因感染在唐縣病逝。1940年1月4日,《抗敵三日刊》出版紀念國際友人白求恩大夫專刊,刊登軍區政治部主任舒同的紀念文章《永遠不滅的光輝》。5日下午,晉察冀軍區悼念白求恩的萬人大會在唐縣軍城南關的古閱兵場上舉行,舒同書寫了“白求恩大夫追悼大會”會標以及“禮堂”二字。

    一個月后,軍區決定為白求恩修建一座規模宏大的陵園,以永久紀念這位偉大的國際友人。 6月,白求恩墓竣工。經軍區黨委研究決定,由舒同題寫墓名。舒同書寫了“白求恩之墓”五個大字(自左至右),被安放在陵園大門六柱上方用鋼筋架起的弧形門楣上。陵園大門兩旁鐫刻挽聯也是舒同所書:“精神長留國際,功德永垂中華”。

    進入陵園后,左右各立一通石碑,左刻中共中央悼詞,右刻追悼大會上聶榮臻宣讀過的祭文。然后是二門,門柱上刻有兩副對聯,正面為:“功勛永垂不朽,榮譽百世流芳”,背面為:“醫傷員確是醫高手,救人民恪存救世心”。迎門的臥碑上刻著白求恩的傳略,臥碑后面巍然屹立著白求恩石像,石像后面是白求恩的水泥墓。墓東面有中共中央的題詞:“白求恩同志的這種國際主義精神值得中國共產黨全體黨員學習,值得中華民國全國人民尊敬”,南面是聶榮臻的題詞:“大眾的科學家和政治家”,西面是舒同書寫的題詞:“永遠不滅的光輝”,北面是呂正操的題詞:“人類解放戰線上最勇敢的戰士”。

    校訓銘心 雙璧輝映

    1938年夏,舒同為八路軍干部學校即后來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中國抗日軍政大學”,自左右行題寫了楷書校名,自右至左二字一組豎寫校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據當時任抗大宣傳部干事的陳鶴橋回憶:“我們研究后決定裝飾一下原延安府舊府衙門的大門,因為抗大校部就駐在這里。拍攝一張抗大校門的照片,這就是抗大的標志。之后,(校直俱樂部主任)譚冠三去找書法家舒同寫‘中國抗日軍政大學’八個大字,又寫了校風‘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八個大字。我們把抗大校名用白紙剪貼在紅布橫幅上,掛在大門上方;把校風八個大字分別貼在大門左右兩旁。我從警衛連找了兩個身材勻稱、個頭高大的戰士,服裝整潔、全副武裝、手持上刺刀的步槍站立校門口左右。”“從延安城里照相館請來攝影師用大照相機拍攝了抗大校門的照片。隨后大量洗印,經過多種途徑把照片連同招生簡章大量向敵占區、大后方、抗日根據地寄發,擴大了抗大的影響。就是這張具有抗大標志的照片,遠播海內外,從而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心向延安,步入抗大。”抗大先后培養20多萬軍政干部,既有身經百戰、統率千軍萬馬的八路軍、新四軍將領和各級指戰員,也有深入敵后帶領群眾開展斗爭的各級干部。這一批批抗大的學員帶著顯著的抗大學員身份和抗戰、團結、進步的校風奔赴各條戰線,這對于中國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對于取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延安時期,毛澤東主席和舒同還有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書法合作。1938年11月至1941年10月,日軍轟炸延安達17次,投彈1000多枚,延安農貿市場被夷為平地。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堅持長期抗戰,黨中央決定在農貿市場舊址重建一個新市場。新市場要寫個大牌子,有人又找到毛澤東,他推薦舒同為新市場題寫牌匾。舒同揮毫題字“延安新市場”五個斗大榜書。毛澤東稱贊“大氣”,很有“風骨”,并提出這么好的榜書牌子,應配一副好對聯,就親自草擬一副長聯,并提筆寫下:“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堅持進步邊區是民主的抗日根據地,反對投降反對分裂反對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國自由權”。舒體含蓄勁健,肥不掩骨,毛體筆走龍蛇,磅礴恣肆,兩位書法家的作品風格迥異,面目不同,但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有書法評論家結合當時歷史背景評論:“舒同題寫的牌匾,雄渾遒勁,藏鋒不露,體現了中華民族寬博、包容、堅毅的傳統美德;而毛澤東撰寫的長聯,則氣勢如虹,恣肆磅礴,表達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同仇敵愾,決心取得抗日戰爭最后勝利的堅強信念。”

    以上這十幾種書法創作,是舒同壯年時所寫,大約在32歲至36歲之間。舒體的基礎是顏體和柳體。唐代任舒同家鄉撫州刺史的顏真卿所書刻碑的《麻姑仙壇記》,被譽為“天下第一正書”,給少年舒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素養。在軍情急迫的戰爭年代,無論是在行軍的馬背上,還是在短暫的休息間,他都以指代筆,默記體會,在書寫標語、布告時,正是鍛煉技法、摸索特點、鞏固經驗的寶貴時機。也許正是由于這樣的學書條件,正好鍛煉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超強的概括提煉能力,所以在其風格的形成過程中,對顏體特征的把握勢必偏重于整體氣息和內在精神,而不以技巧的細致精微為目的。抗日戰爭時期正是舒同書法風格初步形成時期,還沒有完全呈現出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的舒體風格,但是其基本面貌已完成,也就是一看就能辨認出是舒同的字。主要表面是結構上劃方為圓,豎畫避直尚曲,外括張揚,結體嚴謹,用筆上基本是筆筆中鋒,筆畫老道遒勁,正如舒同自己所總結的:“我的字是全部藏鋒的”。

    99久热re在线精品视频|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国产午夜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视频人碰人|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91久久精品国产91性色也|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久久久午夜精品理论片| 国产成人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久热这里只精品99re8久|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成品人和精品人的区别在哪里| 最新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人妻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在线|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69p69国产精品|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AV|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午夜国产精品无套|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下载|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