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翼:向陽的山脈
呂翼,彝族,1971年生,昭通日報社總編輯、昭通文學藝術家創(chuàng)作中心主任。
2019-06-05
-
用生命回報文學的恩典
白雪林,我一直敬重的兄長,一個用漢語寫作的蒙古族作家。
2019-06-05
-
李進祥:回歸清水河
李進祥,回族,1968年生于寧夏同心。
2019-04-03
-
艾平:文化是大樹根基下的濕潤
我的中篇小說《包·哈斯三回科右中旗》刊發(fā)于《人民文學》2019年第4期,聚焦的是草原地區(qū)的脫貧攻堅故事。
2019-04-03
-
降邊嘉措:讓《格薩爾》流傳得更廣更久
1981年,降邊嘉措在拉薩采訪著名格薩爾說唱藝人扎巴和玉梅。
2019-03-06
-
寫作的女人
如果記憶沒有舛誤,那么我認識嚴英秀至少有12年了。
2019-02-12
-
游刃于歷史與現(xiàn)實的寫作
昭通古稱烏蒙,置身在浩海騰波的峰巒之中。
2019-02-12
-
詩人中的杰出學者 學者中的杰出詩人
巴·布林貝赫先生是用一生時間為人民放歌、為祖國歌唱、為黨抒懷的一代學者型詩人。
2019-01-04
-
在一個偉大時代做個甘于平凡的作家
這是一個呼喚偉大作品的時代。
2018-10-10
-
到人民中去汲取創(chuàng)作營養(yǎng)
9月的北京,氣象景明,美好怡人。
2018-10-10
-
期待枯葉返綠,傳來開花的聲音
那天見到白瑞蘭姐姐,她說自愛人徐國志走后,她還在懵懂之中,忽然不清楚生死的概念了,似乎每天依然對話,依然談詩,依然創(chuàng)作。
2018-09-05
-
艾克拜爾·米吉提:文化自覺與責任擔當
他,白襯衣配上夾克衫,寬邊眼鏡整齊的背頭一絲不茍。
2018-08-01
-
彭荊風:創(chuàng)作70年 文壇“不老松”視文學如生命
他是無數(shù)人熟知的課本中《驛路梨花》的作者,他是七十年如一日辛勤創(chuàng)作、待人謙和的老一輩作家。
2018-07-27
-
以唯美的方式抵達散文的本質
作者:若荷 出版單位:煤炭工業(yè)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5月 6月23日,中國散文學會第八屆“冰心散文獎”揭曉,山東作家若荷憑借散文集《夜色中的梔子花香》榮獲“冰心散文獎”。
2018-07-10
-
阿庫烏霧:在漢語和彝語寫作里穿行
“我被漢語命名為羅慶春以后,從小學開始慢慢產生認同,當身份證也變成羅慶春后就再也沒有辦法割舍了,所以現(xiàn)在我與身份證有關系的活動都叫羅慶春,與我靈魂生命有關系的都叫阿庫烏霧。
2018-07-04
-
葉梅的根性寫作
葉梅是一位具有強烈民族自覺的作家。
2018-06-05
-
有大愛就有創(chuàng)作的動力——訪水族作家潘國會
楊玉梅:作為一位水族作家,你認為當前水族文學創(chuàng)作情況如何? 潘國會:水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水書、水語、水歷,一直沿用至今,文化底蘊豐厚,文學創(chuàng)作資源豐富,但是文學創(chuàng)作并不繁榮。
2018-06-04
-
賀紹俊:孫犁的意義和身邊的故事
小說離不開故事,在我們的身邊,每天都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故事。
2018-05-18
-
阿拉提·阿斯木:以文學擁抱人類共有的燦爛美好
文學具有神奇的力量,讓我們得以重繪世界的疆域。
2018-05-18
-
在詩酒江湖中,感受白族作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
中央民族大學的兩位學生對白族作家曉雪老師(左)進行訪談。
2018-0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