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賦予寫作內核與靈魂——訪土家族作家溫新階
朱白丹:溫老師好,您是如何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的? 溫新階:我上高中時,偶然看到我們縣文化館辦的一本叫做《清江戰歌》的刊物,上面刊有小說、散文、詩歌,還有演唱材料,讀起來很有意思。
2025-11-05
-
專訪新晉百花文學獎獲得者娜仁高娃:寫作者 始終在路上
在九月揭曉的第二十一屆百花文學獎中,娜仁高娃的《醉馬草》榮獲短篇小說獎。
2025-10-29
-
不管腳下是什么樣的土地, 我們都很了不起
扎十一惹,花腰彝族,1990年出生于云南深山一個村寨。
2025-10-24
-
當寨子里的花腰彝族女孩開始寫下自己的故事
對談人:扎十一惹(花腰彝族、寫作者) 袁長庚(人類學學者、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 普照(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 “我終于把握好了我和寨子、族人之間的距離” 普照:你是怎么寫成《我是寨子里長大的女孩》這本書的?過程是怎樣的?為什么會寫出這樣一本書? 扎十一惹(下稱小扎):首先要感謝編輯,是他先找到我,想約我寫一本這類題材的書。
2025-09-28
-
在精神曠野牧蜂放歌——記西藏女作家羽芊的多面人生
羽芊正在創作。
2025-09-11
-
向世界講好《瑪納斯》故事
《瑪納斯》是我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被稱為柯爾克孜族古代生活的百科全書。
2025-04-02
-
接受內心的指引,心無旁騖走自己的路
大解 原名解文閣,滿族,出生于河北青龍縣,現居石家莊。
2025-03-03
-
“為人性而歌,為人類命運與共而歌”
達真 藏族,四川省作協副主席。
2024-12-06
-
在故鄉和歷史中尋找契合點
石舒清 原名田裕民,回族,1969年生于寧夏海原縣,1989年畢業于寧夏固原師專英語系,現為寧夏文聯專業作家。
2024-11-04
-
專訪第十三屆“駿馬獎”獲得者姚瑤:一個詩人決定為“村BA”立傳
《“村BA”: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窗口——臺盤村鄉村振興故事》(以下簡稱《“村BA”》)又加印了。
2024-09-11
-
“寫作是在泥里水里摸爬滾打,有水深,也有火熱”
馬金蓮,女,回族,寧夏“80后”作家。
2024-09-11
-
專訪第十三屆“駿馬獎”獲得者少一:“警察故事”的另一種寫法
7月31日下午,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的白云山,少一在下山的路上接到“報喜”的電話——新一屆“駿馬獎”評獎結果揭曉,這位湖南土家族作家的小說集《月光緊追不舍》獲中短篇小說獎。
2024-08-28
-
專訪第十三屆“駿馬獎”獲得者尼瑪潘多:《在高原》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翻開《在高原》,你能看到一個性格鮮明的塔金(文中虛構的西藏地名)——冬天無休止的風“將好脾氣的塔金人磨出火星子”,夏天的塔金則一片好風光,讓人不禁慨嘆“想買下夏天的塔金,賣掉冬天的塔金”。
2024-08-21
-
“人生的隱秘,往往不是想解就能解的”
作家鬼子 鬼子,本名廖潤柏,仫佬族,廣西羅城人,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廣西文壇三劍客”之一。
2024-06-05
-
專訪艾克拜爾·米吉提: 1980年代,民族文學如何“被看見”?
根據新疆作家李娟散文作品改編的劇集《我的阿勒泰》5月10日迎來大結局。
2024-05-14
-
寫小說是一種心靈的安放
李傳鋒,湖北省鶴峰縣人,土家族作家。
2024-05-08
-
讓情感和想象駐留在密林深處
烏熱爾圖 烏熱爾圖,鄂溫克族,童年生活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鎮,受漢族、蒙古族、達斡爾族等多民族文化的滋養。
2024-04-03
-
聆聽紅土地上的故事,記錄一個個鮮活的人
“紅土是一部厚實的書,生命在土地中,土地在生命里” 潘文峰:您的《朱紅色的沉思》《云山朗月》《桂海蒼茫》《紅土黑衣——一個壯族人的家鄉行走》《瑤風鳴翠》等散文集,大多都是寫民族題材的。
2023-12-01
-
阿爾泰:詩歌愈寫愈通俗、 愈通俗愈深刻、愈深刻愈通透
蒙古族詩人阿爾泰從1966年開始發表作品,1980年代起以一系列風格獨特的詩作馳騁詩壇。
2023-07-05
-
呼喚一部將各民族文學融為一體的文學史
梁庭望 梁庭望先生是廣西馬山縣人,從小在極度貧困的環境中長大,但他依靠頑強的意志堅持上學。
關鍵詞:  少數民族文學2023-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