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勇:新時期文學高峰的出現令人憧憬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2017-03-24
-
“煙盒詩人”左震:在煙盒上寫下溫暖的詩歌
“朝辭寶雞城,駕車去漢中。
2017-03-20
-
霍燕:年輕作家的創作要與當下建立活生生的聯系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我學習過很多次。
2017-03-20
-
70后青年作家系列之金仁順(朝鮮族):愛情冷氣流
生長于東北的作家金仁順,對于愛情的看法也自帶一種“cool”的風格,她提醒女人不要把自己變成樹懶吊在男人身上,女人的明智選擇是自己做棵樹,然后等著男人來筑巢,至于等來的是鳳凰、麻雀還是烏鴉那要看運氣。
2017-02-16
-
趙晏彪:作家應向人傳達行善勿惡之道
塑造人心是文學的魂,積德修藝是作家的魂。
2017-01-24
-
魯娟:大涼山是詩歌的沃土
日前揭曉的第十一屆(2012—2015)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我省兩位80后女作家榜上有名。
2016-09-09
-
雍措:用散文深情書寫家鄉
藏族女作家雍措 日前揭曉的第十一屆(2012—2015)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我省兩位80后女作家榜上有名。
2016-09-09
-
阿云嘎:蒙古族作家應該發揮得天獨厚的優勢
阿云嘎 年輕的時候,阿云嘎曾經無比熱愛詩歌,并固執地認為蒙古族是詩的民族。
2016-08-01
-
官布扎布:草原文化是我心靈的生活方式
官布扎布 上世紀50年代,在中國農村牧區出生的人,都有大致相同的經歷。
2016-08-01
-
特·賽音巴雅爾與中國少數民族文學館
古樸的潤筆橋連接著中國少數民族文學館和別墅。
2016-08-01
-
瑪拉沁夫:真正踐行講話精神才對得起作家的時代使命
走進瑪拉沁夫的家,一眼就見到大大的書桌上擺著很多張畫過線的報紙,小便條和筆記本上記著密密麻麻的文字。
2016-07-08
-
傣族青年女作家:關注時代發展中的傣族文化
資料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傣族孔雀舞傳承人旺臘、被人稱為“活孔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傣族孔雀舞傳承人約相等教榕臺小朋友跳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孔雀舞”。
2016-07-08
-
吉狄馬加:站在道德和良心的坐標系上見證和書寫時代
2016歐洲詩歌與藝術荷馬獎頒獎現場 大涼山是彝族詩人吉狄馬加的故鄉,也是他詩歌靈魂的棲居地。
2016-07-08
-
降邊嘉措:為藏族的進步發展鼓與呼
有這樣一位老人,他12歲參加解放軍,17歲開始先后擔任十四世達賴喇嘛與十世班禪大師的藏語翻譯,數次面見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他是我國第一位藏族博士生導師,也是藏族史詩《格薩爾》研究的泰斗——他就是著名藏族學者降邊嘉措。
2016-07-06
-
陳建斌:“從新疆出來的人,都有對故鄉的眷戀”
“剛剛安琥見我叫我哥哥,但戲里叫我爸爸,我想我是年輕了。
2016-07-06
-
萬瑪才旦:塔洛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
2016-07-05
-
阿鴿:刻畫心中不褪的陽光
三月(水印木刻) 阿鴿 從早期以母親的經歷為主而創作的反映民族苦難的黑白木刻到后期反映彝族生活變遷情感濃烈的絲網版畫、水印版畫,再到如今深得水墨意蘊的抽象寫意畫,阿鴿的作品內容皆取材于她對少數民族地區的觀察和體悟。
2016-07-05
-
《帶上我的冬不拉》:丟掉獵奇眼光的真情敘事
故事梗概: 新疆克拉瑪依的新農村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哈薩克族聚居地新光鄉即將搬遷。
2016-07-05
-
趙長發:農民工的文學夢并不遙遠
作家,是許多文學愛好者追逐一生的夢想。
2016-07-05
-
悠悠海韻 脈脈琴心
眼前71歲的何紹老師,經歷人生的大落大起之后,已經看淡世間一切名利,除了他一生熱愛的獨弦琴。
2016-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