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議今昔職業翻譯家
他們曾有光鮮時光,也受過冷落遭遇,此后又異軍突起。
關鍵詞:  翻譯家2021-09-22
-
金隄先生瑣憶
金隄贈送作者鄭鐵生的照片賀年卡 金隄先生以翻譯世界名著《尤利西斯》而聞名于世,今年是他誕辰100周年,也是他逝世13周年。
關鍵詞:  金隄2021-09-21
-
梅益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晚年的梅益 李金華攝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2年出版的梅益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封面與內文插圖 “一個人的生命應當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關鍵詞: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梅益2021-09-17
-
譯可譯 非常譯
我們現在不能產生嚴格意義上的翻譯大家,因為在我們這個年代,能夠傾其一生做文學翻譯的人,幾乎沒有了。
2021-09-07
-
將好劇本留給世界
作家出版社自2018年6月推出《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戲劇選》第一輯之后,最近又隆重推出其第二輯和第三輯,包括克里斯托弗·馬洛、托馬斯·基德、托馬斯·米德爾頓、本·瓊森、約翰·韋伯斯特等劇作家的二十部劇作,計一百余萬字。
2021-09-06
-
《新九葉·譯詩集》:詩人譯詩,呈現7個語種13位世界詩人
九葉詩派是20世紀中國一個具有現代主義傾向的詩歌流派,又被稱為“中國新詩派”。
關鍵詞:  《新九葉·譯詩集》2021-09-03
-
呂福克的苦吟與推敲:以翻譯為徑展示詩意中國
《絲扇——中國古典詩歌》 張楊攝 呂福克 張楊 攝 德國漢學家、翻譯家呂福克是當代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唐詩德譯者之一。
關鍵詞:  呂福克2021-09-02
-
翻譯家羅玉君:譯書一生
熟悉法國文學的讀者,對十九世紀經典文學的翻譯名家一定不會陌生,林紓、傅雷、李健吾、李青崖、聞家駟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背后,是一種期望用文學啟迪民智、用文學陶冶民心,甚至用文字的力量拯救民族的期盼。
關鍵詞:  羅玉君2021-08-27
-
什么是譯者?什么是成功的譯者?
譯者從來就是隱形的存在。
2021-08-27
-
翻譯的歷史與翻譯的地理
我對周煦良的興趣,好像是從他譯的毛姆開始的。
關鍵詞:  翻譯2021-08-27
-
伊利亞茲·斯巴修:“中國哲學給我前所未有觸動”
不久前,我翻譯的老子著作《道德經》在阿爾巴尼亞出版,受到當地讀者、學者和媒體的好評。
-
劉文飛、傅小平:寫詩的人不一定要有信仰,但一定要信仰詩歌
“白銀時代與蘇聯文學之間有一個意識形態意義上的強行切割,但文學和文化上的傳承卻是始終沒有間斷的,也不可能被完全切割。
-
安·希黛兒談《花神的女兒》:女性與植物學的探究之旅
【編者按】植物學盛行于18、19世紀的歐洲,遠航探險將異國標本從世界遙遠的角落帶回歐洲,激發了人們對自然知識的廣泛興趣。
-
羅新璋先生訪談錄: “譯似看山不喜平”
在譯界,羅新璋先生有“傅雷傳人”的美名。
-
作家不可能超脫自己的時代
“任何一個作家,他在創作的時候,都不可能脫離自己的社會,不可能擺脫自己的時代。
關鍵詞:  李繼宏2021-07-20
-
傅光明:新譯莎士比亞與莎翁結緣十年
今年是五旬學者傅光明新譯莎士比亞的第十個年頭,他目前任教于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文學翻譯。
-
聞一多:閃耀世界詩壇的一顆星
《聞一多詩文集》法文版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12月20日,《七子之歌·澳門》作為澳門回歸慶典活動的主題曲傳遍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并逐漸成為澳門的一個文化符號。
2021-07-15
-
林琴南初譯《茶花女》
1899年間,一部由中國文言翻譯的法國小仲馬長篇《茶花女遺事》面世。
-
略談幾種英譯《紅樓夢》
去年秋天接受《上海書評》的采訪,談白先勇與我撰寫《紅樓夢》英文導讀的經過。
關鍵詞:  《紅樓夢》2021-07-01
-
從許淵沖譯“法蘭西三大文學經典”,看文學的力量
6月17日上午,著名翻譯家許淵沖先生在家中逝世。
關鍵詞:  許淵沖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