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沖破男性的藩籬——新世紀女性詩歌觀察
到了新世紀,女性詩歌創作明顯出現了“身體寫作”的重新審視、“日常詩學”的建構、“詩美本體”的探尋三個方面的傾向,女性詩歌批評對于這些創作態勢以及女性詩人們詩學看法的轉變均給予了熱情及時的關注,并隨著詩歌創作的豐富多元而日益活躍。
2017-08-21
-
生動現實的活動影像——五年來的長篇小說印象
“五年來的長篇小說,在兩個方面表現得尤其突出,那就是現實性題材創作勢頭強勁,現實主義寫法的作品格外耀眼。
2017-08-21
-
以小說之名抵達時代精神內核
五年來,中國當代小說創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可喜態勢,無論是中短篇還是長篇,都是成果豐碩,成就斐然。
2017-08-21
-
從歷史到美學:農村題材小說的敘事演變
中國的農村題材小說創作一直與中國農村的歷史進程緊密相連。
2017-08-21
-
中篇小說仍是高端成就
文體自身的優勢和載體的相對穩定,以及作者、讀者群體的相對穩定,都決定了中篇小說在物欲橫流的時代獲得了絕處逢生的機緣。
2017-08-18
-
非虛構寫作無限接近筆下與心中的真實
作為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的一種寫作類型,非虛構寫作持續展現著蓬勃的生命力。
2017-08-17
-
柏峰:散文是“時代之花”
散文是一個古老而又十分年輕的文體。
2017-08-17
-
虛構類作品:聚焦人的生存環境與心靈圖景
香港書展、南國書香節、上海書展,書與閱讀的節日在這個火熱的夏天相繼展開。
2017-08-17
-
時代·技巧·視野——對近五年小說創作的一種觀察
“我感到,以下幾個方面,為近五年小說創作提供了重要的藝術經驗,同時提出了有待繼續深入探索的問題。
2017-08-16
-
郭冰茹:新時期以來女性寫作價值重估
新時期伊始,文學書寫就吹響了引領時代思潮的嘹亮號角。
2017-08-14
-
悲劇精神的審美超越——21世紀軍旅文學的一種觀察
悲劇精神的實質就是生命之韌性與抗爭之不屈——在困境或災難中堅守信仰,不放棄對未來的美好追求,為了實現理想而勇往直前的大無畏氣魄。
2017-08-11
-
朱向前:在廣闊的土壤之上尋覓寫作資源
進入新世紀以來,以王凱、西元、王棵、裴指海、盧一萍、朱旻鳶、王甜、曾皓、曾劍、李駿、魏遠峰等人為代表的軍旅作家“新生代”浮出水面,從業余走向專業,從青澀走向成熟,漸次成為了軍旅文學的希望和未來。
2017-08-07
-
新時期以來新疆回族文學
在我國的新疆,回族是13個世居民族中的重要一員,關于回族定居新疆的歷史,學界眾說紛紜。
2017-08-03
-
英雄主義:軍旅文學的永恒母題
以《七律·長征》為代表的毛澤東長征詩詞體現的毛澤東的英雄主義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高度自信,是一種與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和在自力更生基礎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同時也是20世紀中華民族的心聲和向世界宣告的英雄宣言。
2017-08-02
-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民族文學翻譯
近些年來,在中國作協的領導下,《民族文學》雜志社依托于6種文版,積極開展各類作家翻譯家培訓班,推出了一系列優秀作家、翻譯家和作品。
2017-08-02
-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軍旅文學如同其他文學門類一樣,隨著時代語境的更迭在不同時期衍化為不同的面貌。
2017-08-01
-
香港文學:二十年的魚符碼書寫
香港當代小說的魚書寫,受中西傳統魚文化的影響,結合本土經驗和個體思考,具有多元雜糅、立足當下等港式特點。
2017-07-28
-
經典從“小”開始
屈指數來,自1949年至今,新中國不覺已經成立68年;自1927年至今,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走過了90年的征程。
2017-07-28
-
軍旅詩創作的歷史成就與現實擔當
今年是中國新詩誕生百年。
2017-07-28
-
陳曉明:揭示新世紀軍旅文學新變化
軍旅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軍旅作家中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當代作家,他們構成了當代中國文學創新的主力軍。
20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