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地區“新世代”作家創作概觀
在中國大陸的臺灣地區文學研究里,有不少關于臺灣地區”“新世代”作家的研究。
2017-05-17
-
畢文君:“史傳精神”與當代長篇小說的文學資源
隨著當代文化語境的驟變和分化,對當代文學所在的歷史處境日益變得難以作整體性描述,這已被研究者越來越充分意識到。
2017-05-10
-
賀紹俊:都市文學的興盛及其變化
都市文學日漸興盛,這是一個明擺著的現實。
2017-04-27
-
蘆葦岸:2016《民族文學》年度詩歌觀察
在全球化進程風生水起的當下,如經幡般獨立于精神世界的少數民族詩歌,既保持著對漢語文學語境的深度融合態勢,又強烈地持有跨越自身歷史語境的節律,盡管面臨紛紜的外部世界的沖蕩,卻依就不失高貴的矜持與責擔。
2017-04-24
-
小說閱讀——兩岸“70后”作家作品研討會發言摘編
2017年4月7日,由中國作協港澳臺辦公室主辦、臺灣《文訊》雜志社、中國現代文學館合辦的“小說閱讀——兩岸‘70后’作家作品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2017-04-21
-
文學聚焦:臺港暨海外華人作家新生代
葛亮 張惠雯 吳明益 山颯 臺港暨海外“70后”華人作家是世界華人文學領域應該被正視和重視的新力量。
2017-04-19
-
劉亞濤:“新鄉土寫作”漸成熱潮
前不久,第二屆中國長篇小說高峰論壇在江蘇師范大學召開,與會專家就“新鄉土寫作”與當代中國的關系,進行了熱烈討論。
2017-04-12
-
楊毅:現實苦痛與歷史掙扎 ——2016年短篇小說印象
摘要 2016年短篇小說依舊保持著不偏不倚的創作態勢勻速前行,但在風平浪靜的背后,短篇小說以其獨特的文體類型依然參與到當下文壇的諸多議題之中。
2017-04-12
-
和談:契丹文學述略
契丹人自皇帝而下,喜好文學,揭開了中國少數民族大量進行雙語創作的序幕,這是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上的一大變局,中國文學史的多元并蓄局面從此逐漸走向興盛,尤其是他們的漢語文學創作,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的一大特色和亮點,為發展和繁榮中國文學作出了較大貢獻。
2017-04-11
-
米彥青:再現蒙漢文學交融的歷史圖景
元明清時期,蒙漢文化交融日益深入,蒙漢文學的交融也得到了長足發展,豐富和發展了中國文學。
2017-04-11
-
朝戈金:如何看待少數民族文學的價值
中華文化是生活在中國境內的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共同創造的。
2017-04-11
-
劉斯奮:開發廣東的文學“富礦”
編者按 近年來,廣東文學界在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不斷開創文學發展新氣象。
2017-04-05
-
抒情的里下河:從懷舊到寫實
無論從概念的發明、歷史的回溯,還是橫向的擴展與未來的瞻望,里下河文學都已經超越了地方性與區域性文學的范疇。
2017-03-27
-
當文學遇到大眾 ——1930年代文藝大眾化運動管窺
內容提要 “普及”與“提高”是貫穿文藝大眾化運動的重要問題,但是普及與提高的對象及主體是需要重新界定的,也就是說,首先要追問的是文藝和大眾到底是什么?普及與提高的問題是內在于這兩個問題之中并以之為前提的。
2017-03-24
-
陜北文化血脈與文學呈現
安塞腰鼓 陳美琪攝 梁向陽 筆名厚夫,男,1965年生,陜西延川人;延安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教授;陜西省作協副主席。
2017-03-21
-
青春脈搏與現實回聲——2016年度“80后”散文創作一瞥
提到“80后”作家,人們總是將他們與小說創作聯系到一起;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相對小眾的“80后詩歌”小圈子。
2017-03-20
-
重建史觀的選擇與努力——2016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述評
2016年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延續新世紀以來現代文學研究的問題與方法,形成了一些亮點。
2017-03-20
-
根性與眼界——2016西部詩歌述略
西部是顯在的,也是潛在的,西部作為一個廣袤的地域空間,介入每個詩人的寫作深度以及寫作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2017-03-20
-
類型化與主流化的復調共鳴——2016年的網絡文學創作
2016年我國網絡文學的創作格局沒有大的變動,在社會生活與文化生活交融的多元格局中穩步發展,無論從網絡作家自身的創作姿態還是作品呈現的最終形態,都有向主流化、精品化和經典化靠攏的趨勢。
2017-03-20
-
張春梅:新疆天馬下天山
2015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我應《光明日報》之邀對這60年來新疆多民族文學創作情況寫一篇文章,當時擬的標題是“從‘新軍’到‘疆軍’”。
2017-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