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門澤爾先生
門澤爾與捷克著名作家赫拉巴爾在一起。
-
羅曼·加里,戰斗民族作家的一生
四十年前的今天,法國作家羅曼·加里在巴黎的家中開槍自殺,結束了自己堪稱傳奇的一生。
關鍵詞:  羅曼·加里2020-12-03
-
陀思妥耶夫斯基:異見的共情者與人民的先知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與他的時代》,[美]約瑟夫·弗蘭克、[美]瑪麗·彼得魯塞維茨 編,王晨、初金一等譯,中國華僑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1150頁,148.00元 對于俄羅斯而言,十九世紀是一個既被祝福、也受詛咒的世紀。
關鍵詞:  陀思妥耶夫斯基2020-11-23
-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我是一部相機”
一九五四年,我曾與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在米高梅電影公司一起吃午飯。
關鍵詞: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單身男子》2020-11-23
-
寫一篇短篇小說就像把一滴血硬擠出來那么辛苦
做小說家有二十年了。
-
患者肖像:伍爾夫的精神疾病
一 伍爾夫流傳最廣的肖像大概是那張攝于一九〇二年的黑白照片,那張照片具有一種鉛筆素描畫的質感和古典韻味。
關鍵詞:  伍爾夫2020-11-20
-
蒙田的假面
英國歷史學家彼得·伯克在《蒙田》評傳中宣稱這位法國啟蒙思想先驅具有“兩副面孔”:“非傳統的觀念處處藏鋒,但看起來卻一臉虔誠。
關鍵詞:  蒙田2020-11-19
-
瑪格麗特·杜拉斯:無法彌補的舞會
一場舞會。
關鍵詞:  瑪格麗特·杜拉斯2020-11-17
-
阿瑟·米勒:藝術應該在社會改革中發揮有效作用
今年是劇作家阿瑟·米勒105周年誕辰。
關鍵詞:  阿瑟·米勒2020-11-14
-
華茲華斯誕辰250周年|《水仙花》的故事
在有機會來英國與熟悉威廉?華茲華斯之前,水仙花是我對華茲華斯與英格蘭認識的重要的一部分。
關鍵詞:  華茲華斯2020-11-13
-
菲茨杰拉德猜到了一心想成為名流會落得什么下場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的人生是一個警示故事,但這個故事更多是關于我們而不是他。
關鍵詞:  菲茨杰拉德2020-11-10
-
特羅洛普筆下的“養老院”
安東尼·特羅洛普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著名作家,一生勤奮而多產,創作了47部長篇小說和五部短篇小說集。
關鍵詞:  特羅洛普2020-11-07
-
默然凝視川端康成的世界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是活躍于大正時代(1912-1926)、昭和時代(1926-1989)戰前戰后、置身于近現代日本文學頂點的作家,他以卓絕的感受性表現了日本人的心靈精髓,給世界各國讀者留下深深的感銘(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關鍵詞:  川端康成2020-11-06
-
辛辣的詩意與得體的救贖——談露易絲·格麗克的詩
在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公布之前,我倒是猜到最有可能折桂的是詩人,而不是坊間紛紛傳言的小說家,捷克的昆德拉或阿爾巴尼亞的卡萊達。
關鍵詞:  露易絲·格麗克2020-11-05
-
狄更斯逝世150周年:失而復得的狄更斯肖像
巴黎第九區的夏普塔爾街位于大都會的鬧市,在蒙馬特爾高地下,離燈紅酒綠的皮卡爾廣場去無多路,是作家和藝術家的“采地”。
關鍵詞:  狄更斯2020-11-04
-
走回那丟失了的真正的天堂
瑞典繪本作家艾爾莎·貝斯蔻(ElsaBeskow1874-1953)編織的故事滋養了幾代瑞典兒童,至今依然暢銷。
-
現代“文人”——本雅明和他筆下的波德萊爾
不妨先談“名聲”。
關鍵詞:  本雅明2020-10-26
-
今天我們為什么還需要讀阿瑟·米勒?
“在悲劇的最高意義上,普通人跟國王一樣,都是適于作悲劇描寫的對象的。
關鍵詞:  阿瑟·米勒2020-10-20
-
為什么是90后薩莉·魯尼接棒了歌德、塞林格和村上春樹
從一出生就在享受全球化成果的愛爾蘭90后作家薩莉·魯尼,毫不含糊地撕開表象,撿回了前輩們大多認為已經過時的話題,嚴肅地提出:在當下的社會體系中,當一個在任何語境中都“正常”的人,究竟有多難?那些我們以為已經在一百年前就解決的問題,是否從未消失? 當全世界的中年人都把“年事漸長就讀不進小說”作為老于世故的標志,那些以青春和成長為主題的虛構文學便成了永恒的剛需。
關鍵詞:  薩莉·魯尼2020-10-14
-
柯爾律治:浪漫派的科學詩
18世紀與19世紀之交,英國科學界一個顯著特征是“啟蒙科學”向“浪漫科學”的轉變,而浪漫派詩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關鍵詞:  柯爾律治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