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曾相識燕歸來,特羅洛普的英倫范是那個英倫范嗎
說到英國非古代又非當下作家,你能扳著指頭數幾個?第一個狄更斯,然后王爾德、毛姆、弗吉尼亞·伍爾芙、簡·奧斯汀,半個英國人亨利·詹姆斯,再往下數,你會數到安東尼·特羅洛普嗎?大概不會。
-
“我也試過要做你的鮑斯韋爾”
一九五八年十月,菲利普·K.迪克(Philip K.Dick),在初遇安妮·魯本斯坦(Anne Rubenstein)的那一天,執意要借給她幾本卡夫卡、喬伊斯、黑塞的小說,并且告訴她,自己并不滿意僅僅作為科幻作家的成就,而是想要取得主流意義上的成功。
關鍵詞:  菲利普·K.迪克2020-08-18
-
翻譯家易麗君:出乎其類,拔乎其萃
易麗君,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34年出生于湖北黃岡,1954年從武漢大學中文系到波蘭華沙大學文學系學習,1960年獲碩士學位,回國后到中央廣播事業局蘇聯東歐部任編輯、記者,1962年到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東歐語系(今歐洲語言文化學院)任教至今。
2020-08-14
-
遠藤周作:悲憫文字里的罪與罰、愛與信仰
看似一種巧合,有關遠藤周作小說的評價,竟然都脫不開“感動”、“震撼”、“共鳴”之類尋常而又不尋常的字眼。
-
赫貝特:詩人唯一的王國是語言
這是一則另類的對話,因為它純屬虛構。
-
那些“乘風破浪”的女性無不重新定義了生命
女性的成長之所以在當下受到廣泛關注,是因為在城市化、中產化的大發展中,“乘風破浪”的新一代青年女性正在對生命、自由、生存進行大規模的重新定義,進入突破文化音障的關鍵時刻。
-
莫泊桑誕辰170周年|漂亮朋友一生:戰爭、愛情和金錢種種
“我,我所愛的,這就是放逸的美: 我愿如先賢的那樣好, 在人心里存著無窮的熱望, 仰慕我的榮耀的身體。
-
菲利普·羅斯:“偉大的美國小說”創造者
2018年5月22日,美國著名作家菲利普·羅斯去世,享年85歲。
-
阿多諾:讀巴爾扎克
當農民進入城市,一切事物對他來說都是“封閉”的。
-
大江健三郎與日本的孟子民本思想
大江健三郎 資料圖片 日本四國島松山地區的大瀨村是個不大的小山村,位于內子町之東,石錘山西南,為重巒疊嶂所圍擁。
-
“我一直夢想著自己能在工作中死去”
一九八八年八月十三日,卞毓麟在阿西莫夫家做客 1985年2月24日,中國農歷正月初五,一個國際郵包在春節的喜慶中飛來,那是艾薩克·阿西莫夫親筆簽贈的新著《作品第300號》(1984年)——他的第300本書。
-
春光一片落明鏡
編者按:日本漢學,是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的重要體現。
-
黃燦然:在波德萊爾的咒語下
一 榮格在一篇論心理學與文學的關系的文章里,有一段話也許會讓詩人受寵若驚,或恍然大悟,或半信半疑,視乎每個詩人對詩歌的體認而定:“人類文化開創以來,智者、救星和救世主的原型意象就埋藏和蟄伏在人們的無意識中,一旦時代發生脫節,人類社會陷入嚴重的謬誤,它就被重新喚醒。
2020-07-11
-
張悅然:門羅的晚期風格
2012 年,艾麗絲·門羅出版了她的小說集《親愛的生活》,并聲稱這是她的封筆之作。
-
蕾切爾·卡斯克:傳統小說無法描繪出真實的女性體驗
一個知識女性眼中的日常,不一定更加精彩,但一定更加深刻。
-
克里斯蒂娜·隆:假如我走在我身邊
現在我要說她 只是一條命 幾乎美幾乎丑幾乎悲哀 正是在此基礎上 她因孤獨而死 純瑞典人 坐在電椅里,活著抹了香油 斯德哥爾摩、通姆特伯街 離地鐵不遠 有很多她這一類離地鐵不遠的人 瑞典學院院士、詩人和劇作家克里斯蒂娜·隆早年寫下這幾句詩,她是瑞典金發女人,隔離是她最后親歷, 2020年5月,71歲的她孤獨死于距地鐵站不遠、斯德哥爾摩的一處小公寓。
-
史寧:我讀海明威
1923年,來自美國芝加哥市郊的青年海明威在法國巴黎出版了他的處女作《三個故事和十首詩》。
-
“見證了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
芭芭拉·昂尼斯。
-
華文女作家曾曉文及其小說:從漂泊流浪到落地生根
我是10年前認識自詡“文學慢船”的女作家曾曉文的。
-
重審夏爾·佩羅對法國文學的貢獻
縱觀17世紀的法國文壇,夏爾·佩羅的名字熟悉而又親切,他所創作的童話集《鵝媽媽的故事》是眾多文學愛好者的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