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松齡的“有意栽花”和“無心插柳”
一 寶應為揚州下轄縣,歷史有2200余年。
2025-06-04
-
掣鯨:杜詩的兼容與沉厚
編者按:近日,歐麗娟《竹影鯨歌:杜甫的意象世界》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2025-06-04
-
“國色”在何處?請君只看洛陽城
編者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2025-06-03
-
宋朝這些學霸 考試前后都吃些啥
十年寒窗就是一個吃苦的過程,不吃苦哪能魚躍龍門?不經一夜風霜苦,哪得梅花撲鼻香?沒有誰的人生不是經過千軍萬馬的爭先恐后,經過無數次的考試才能夠抵達、上岸,先苦方能心安理得坐享大蝦烤串、漢堡披薩。
2025-06-03
-
文天祥與江西“文章節義”
在璀璨絢麗的華夏大地,哪里可以稱得上“文章節義之邦”?答案毫無疑問,非江西莫屬。
2025-06-03
-
《紅樓夢》中的端午
端午,也作端陽、端五,是我國的重要節日,蘊含著許多文化信息。
2025-05-30
-
杜甫先生過端午
一 天氣和暖,時近端午節,筆者想起了杜甫先生,想到他那首《端午日賜衣》,想到“開元盛世”,想到幾乎毀掉了整個大唐王朝的“安史之亂”。
2025-05-30
-
端午圖里的節俗故事
《端陽故事圖》之《射粉團》(局部)(清)徐揚/繪 《端陽故事圖》之《系采絲》(局部)(清)徐揚/繪 《端陽故事圖》之《賜梟羹》(局部) (清)徐揚/繪 古人重視“三節兩壽”,所謂“三節”,就是端午節、中秋節和除夕。
2025-05-30
-
當龍舟競渡遇上禁令
端午龍舟競渡究竟紀念誰 端午節賽龍舟的歷史特別長。
2025-05-30
-
宋代端午“艾”滿天下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回顧古代過端午節的儀式感,以宋朝最為隆重。
2025-05-30
-
格竹原來是格心
王陽明龍場悟道,面對翠竹青青,澄心靜慮,自謂格竹,實為格心。
2025-05-29
-
古賦追尊與賦體衰變
相對于唐以降“古律之爭”的單純文體學二分推斷,“古賦”觀念的歷時性考察更為接近復雜的真實狀況,也更具理論的張力和可闡釋性。
2025-05-29
-
穿越生死線的范仲淹
慶歷元年(1041)正月,陜西延州城(今延安地區),52歲的范仲淹得到手下通報,說寨主高延德求見。
2025-05-27
-
霹靂應手神珠馳——風靡唐代的馬球
在揚州博物館,有一面稀世唐代銅鏡——打馬球紋銅鏡。
2025-05-26
-
蘇軾“胡為適南海”?
1097年5月30日,紹圣四年四月十七日,蘇軾接到將他貶為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的告命。
2025-05-26
-
趙執信吟詠高郵
翻閱趙執信的《飴山詩集》和李森文的《趙執信年譜》時,我發現趙執信至少五次路過高郵,留下兩首吟詠高郵的詩作。
2025-05-23
-
李清照藏書的散佚始末
作為婉約派大詞家,李清照的名字可謂響徹古今。
2025-05-23
-
蔣原倫:貍貓換太子及其本事
貍貓換太子的故事,曾經家喻戶曉。
2025-05-23
-
格式化日常:“日記格”與修身意識的近世演變
摘 要 隨著理學興起和理學家教學活動的展開,南宋中、后期開始出現在預先制定好的分欄格式中填寫日記的風習。
2025-05-22
-
《東京夢華錄》的“重生”
《東京夢華錄》詳細記錄了北宋都城東京的城市風貌,一直深受中外學者的重視。
2025-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