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金庸引起的尷尬
名人謝世,向來是輿情的熱點。
2019-03-23
-
北大教授在國圖帶你讀古文
3月16日,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北京大學中文系聯合主辦的“風雅?風骨?風趣——中國古代文學名家名作講座”開幕式暨首場講座在國家圖書館舉行。
2019-03-21
-
李敖周年祭
李敖與李戡 胡適去世的當天晚上,李敖曾寫下: “別看他笑得那樣好,我總覺得胡適之是一個寂寞的人。
2019-03-19
-
蘇軾的房子
蘇軾是真正的有名有家。
2019-03-18
-
從王國維到陳瘦竹
國人最早運用西方悲劇觀念和悲劇理論闡釋中國古代文藝作品時,不免產生“中國無悲劇”的想法。
2019-03-18
-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冰心先生離開我們已經20年了。
2019-03-18
-
新時期之初作為評論家的馮牧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舉辦了許多慶祝活動,對于改革開放40年來的文學發展進行不同層面的梳理和總結,文學創作也在這及時的梳理總結中面對新時代的發展而進一步理清和確立了工作思路和前行方向。
2019-03-15
-
馮牧:淺淡而又深厚
馮牧 我是從部隊生長起來的,在這個革命大熔爐里,得到了許多位領導的關心培養,扶持與提攜,其中一位就是馮牧先生。
2019-03-15
-
巴金誕辰115周年:他把譯著也當作“武器”
唐弢先生在他那本很有名的《晦庵書話》中曾兩次談到巴金的譯作。
2019-03-11
-
程千帆:學高為師 身正為范
程千帆和同學們 程千帆先生是著名的文史學家,兼事詩文創作,在校讎學、歷史學、古代文學、古代文學批評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著成就,在唐宋文學研究領域的學術成就更是為學界所公認。
2019-03-11
-
王春瑜:憶金庸
香江葉落粵天高,大俠英魂任逍遙。
2019-03-11
-
金庸武俠小說的熱鬧與門道
說心里話,我對武俠小說最初并無興趣,以為這些打打殺殺的故事純屬胡編濫造,不值一看。
2019-03-07
-
汪曾祺:我活了一輩子,我是一條整魚
2019年1月,歷經8年編校、共計400余萬字的《汪曾祺全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全集收入迄今為止發現的汪曾祺全部文學作品以及書信、題跋等日常文書,共計12卷。
2019-03-06
-
韋應物:不怕關機斷網的都是隱士
韋應物(737~792),出身京兆韋氏,少時為玄宗近侍,豪縱不羈。
2019-03-06
-
冰心先生憶絮
猛抬頭,看到我家正面墻上謝老(冰心)的照片,而旁邊的掛歷提醒我2月28日到來了,那是謝老逝世二十周年的忌日。
2019-03-06
-
沈從文“湘行”書寫的兩副面孔
1934年1月7日,《邊城》還沒寫完的沈從文,由于母親病重,自北平出發回湘西鳳凰。
2019-03-04
-
巴金《出訪日記》首次公開出版,這些日記也是一份重要文獻
為紀念巴金先生,四川文藝出版社于今年推出了“回望巴金”系列叢書,“回望巴金”系列叢書共十部,包括巴金的《出訪日記》、蕭乾的《摯友、益友和畏友巴金》、黃裳的《記巴金》、姜德明的《與巴金閑談》、紀申的《熾熱的心——懷巴金》、李輝的《巨星巴金,光還亮著》、彭新琪的《巴金先生》、坂井洋史的《尋找巴金》、周立民的《閑話巴金》、李樹德的《那些朋友,那些書——憶巴金》。
2019-03-03
-
劉紹棠:大運河流淌著你的名字
與沈從文、孫犁一脈相承的中國當代文壇鄉土文學大家劉紹棠辭世22年了。
2019-02-28
-
劉禹錫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讀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句》:“桃偶歸何處,劉郎去復來。
2019-02-28
-
左翼與傳統:陳映真案例
1994年,陳映真在臺北策劃關于日據臺灣五十年主題的照片展 像陳映真這樣一位左翼思想者與文學創作者,怎么看待傳統?對這樣一個提問,相信很多人會覺得無趣甚至多余。
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