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子善:魯迅與《西廂記連環圖畫》
近得一本薄薄的《西廂記連環圖畫》,小32開本,正文只有62頁,署“胡考 曹聚仁合著”,1935年5月上海千秋出版社初版。
2024-11-18
-
馬識途談川劇
川籍作家馬識途,也是一位職業革命家、書法家,新中國后,他曾在建設、宣傳、科技等許多領域擔任過不同的行政領導職務。
2024-11-15
-
巴金的“倉庫”
1983年底,年屆八旬的巴金生病住院。
2024-11-15
-
通俗小說大家的文言散文
張恨水是中國現代通俗小說大家,作品眾多,流傳甚廣。
2024-11-15
-
“海一樣的欽仰”——兩位“九葉派”詩人對莫扎特、貝多芬的詠頌
莫扎特的音樂從何時起受到中國現代作家的關注?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
2024-11-15
-
懷念 | 小曼女士,再見
編者按:梁小曼,詩人、譯者、攝影師。
2024-11-14
-
胡喬木1982年的序言為何而寫?
2024年8月30日《新民晚報》“夜光杯”副刊上有篇文章,題為《聶紺弩的雜文》。
2024-11-14
-
萬古長新”的“歐陽山現象”
在中國新文學史的歷史延長線上,已經形成了一些具有經典化意味的文學大師和文學經典品質的作品。
2024-11-14
-
巴金:為哥哥寫作,不止《滅亡》
巴金向來認為他的文學生涯是從《滅亡》開始的,在這之前寫作的小詩不過是練筆而已。
2024-11-14
-
程黧眉:熟悉的陌生人——我們家的文學事之六
最近看了一本散文集,作者陳沖。
2024-11-14
-
百十載園林書香潤蘇圖
園林與書香,從來都是互為匹配的雅致氛圍。
2024-11-13
-
金庸的堂叔查紫含
海寧的查家,歷來人才輩出,現在大家知道的以寫“俠書”知名的金庸,就是出于海寧查家。
2024-11-13
-
“江郎”果真“才盡”了嗎?
在中國文化史上,江淹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2024-11-12
-
與父親斗智斗勇讀《洗澡》
記得在念高中的時候,我發現了家里一件蹊蹺事——父親在看我不知道的書,他時而拍案懊惱,時而眉頭舒展,時而放聲大笑,笑到一半,望向我們的房間,笑聲又戛然而止。
2024-11-12
-
林長民:兼容中西、立足民本
編者按:林長民,字宗孟,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書法家,也是林徽因摯愛的父親。
2024-11-12
-
馮雷:尋訪京畿現代人文故跡
我今天要講得題目是“尋訪京畿現代人文故跡”,這是一個比較學術化的表述,其實對于我來講,最開始就是“逛胡同”,在逛的過程當中,慢慢有一些發現和一些想法。
2024-11-11
-
謝六逸的新聞人生
謝六逸 謝六逸曾擔任《國民》總編輯 11月8日是記者節,這一天是每一位新聞工作者的節日。
2024-11-08
-
張曉磊:與艾蕪先生《南行記》的一份緣分
艾蕪《南行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 若不是《北京日報》的編輯老師問起,我幾乎已經忘記了這本深入心田的書籍。
2024-11-08
-
抗日烽火中的晉察冀文藝
華北聯大文工團團員合影 晉察冀邊區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領導創立的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被黨中央譽為“敵后模范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范區”。
2024-11-08
-
商金林:在文獻中讀懂文學
商金林 1982年9月,商金林(左)拜訪葉圣陶(中)。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