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的北京:故鄉(xiāng)?他鄉(xiāng)?
魯迅一生在多個中外城市生活過:紹興、南京、東京、仙臺、杭州、北京、廈門、廣州和上海,還短暫去過西安、香港講學。
2025-03-13
-
堯育飛:我所認識的周勛初先生
一 我在2024 年3 月12 日的早晨,驚聞周勛初先生逝世。
2025-03-12
-
名刺“短信”有文人故事
近日,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一張名刺,出現(xiàn)在拍賣會上,頗為引人矚目。
2025-03-12
-
“七月詩派”代表人物阿垅的詩與愛
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胡風經(jīng)過他主辦的《七月》文學雜志等扶持、培育了一批有著共同思想與藝術(shù)追求的青年詩人,史稱“七月詩派”,阿垅即為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
2025-03-12
-
陳毓賢:追憶葉嘉瑩與趙鐘蓀
趙鐘蓀、葉嘉瑩和艾朗諾在緬因州船上,1973年。
2025-03-11
-
張全之:凜然師者——記我的老師魏紹馨先生
《風度與風骨:魏紹馨的學術(shù)人生》,張全之、向吉發(fā)編,河南人民出版社 我的碩士生導師魏紹馨教授今年89周歲了,按照山東民間習俗,祝壽按照虛歲來算,那今年就是九十大壽了,為此我們同門好友和部分曲阜師大的老師們商量著給魏老師做一個九秩壽慶,并圍繞他的學術(shù)研究,召開一個座談會。
2025-03-11
-
陳子善:《孫大雨卷》批校本
《孫大雨卷》,周良沛編選,1990年5月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初版,列為“中國新詩庫”第二輯之一種。
2025-03-11
-
“文學館1985”: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創(chuàng)業(yè)史”(三)拓展期
大事記(三):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躍升期”(1991—1995) 1991至1995年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步入發(fā)展新階段,新建2.4萬平方米館舍獲中央批準;館藏體系持續(xù)豐富;巴金、茅盾、丁玲等巨匠特展次第生輝,全國巡展足跡遍染書香;《中國現(xiàn)代作家大辭典》等著作陸續(xù)出版,聘請冰心、陽翰笙等文學大家擔任顧問,凝聚名家智慧,在鍛造國家文學殿堂的征途上,譜寫出氣勢磅礴的時代華章。
2025-03-10
-
季羨林的“人生書單”
我是一個最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沒有。
2025-03-10
-
兩則原刊才完整的徐志摩廣告
徐志摩的首部詩集是1925年自費刊印的線裝本《志摩的詩》,近年龔明德和陳子善曾撰文考證,發(fā)掘出1925年3月《晨報副刊》刊登的一則出版廣告,判斷應出自徐志摩之手。
2025-03-10
-
陳喜儒:我所認識的林希
中國作家代表團拜訪陳舜臣的合影 左起:林希、敖斯爾、蔣子龍、陳舜臣、管樺、蔡錦敦、陳喜儒 一 最近,林希從美國發(fā)來微信:“前段時間讀到你的皇族人物速寫(《我所認識的“皇親國戚”》,載《世紀》雜志2023年第二期),不由得想起與蔣子龍、管樺等諸先生訪日時的情景。
2025-03-10
-
95年前,魯迅在環(huán)龍里演講
1929年6月,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成立文化工作委員會,以潘漢年為負責人,統(tǒng)一領(lǐng)導革命文化工作。
2025-03-10
-
“嬌嬌這個好名詞,決計我們不要“
編者按:近日,游鑒明《運動場內(nèi)外:近代江南的女子體育(1895—1937)》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2025-03-07
-
《閑話開卷》:一幅幅文人聚趣圖
舊畫里常有文人雅聚的場面,庭院間,茶樓下,三兩寒士對視笑談,顯得很有意思。
2025-03-07
-
孫犁的留白與張德育的補白
孫犁著《鐵木前傳》一冊,三十二開平裝本,百花文藝出版社一九五九年七月初版(圖一)。
2025-03-07
-
人們一般將魯迅視為小說家、雜文家,但魯迅更是一位詩人
人們一般將魯迅視為小說家、雜文家,但魯迅更是一位詩人。
2025-03-07
-
揚之水《問學記》:如煙往事憶舊人
在閱讀揚之水《問學記》之前,我時隔五年再次搜出康震在《百家講壇》講授的“唐宋八大家”系列講座視頻,尤其是重點聽了歐陽修的專題。
2025-03-06
-
欒梅健:清末學制與五四新文學的發(fā)生原創(chuàng)
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wù)運動在中國的破產(chǎn)。
2025-03-06
-
方寸間的文學豐碑——《中國現(xiàn)代文學家》紀念郵票及郵品側(cè)記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作為守護文學遺產(chǎn)、弘揚文化精神的國家級機構(gòu),始終肩負著傳承與活化文學資源的重要使命。
2025-03-06
-
章培恒先生的內(nèi)曜與心聲
與《不京不海集》一樣,《不京不海集續(xù)編》(以下簡稱《續(xù)編》)也是章培恒先生生前親自編定,在編排上有所不同。
2025-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