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古國邁向文化強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2022-03-30
-
加強文學批評的研究性
自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出版和程光煒、李楊的“重返八十年代”研究活動開展以來,當代文學研究步入歷史化的進程。
2022-03-30
-
當代文學批評的理論自覺及其認識誤區
摘要:肇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學批評的理論自覺,是由兩股力量推動的。
-
在理論的寓言里獨辟蹊徑——試論張旭東的理論批評
摘要:20世紀80年代的文學理論和批評所面對的挑戰,一方面是來自既定的理論體系的規訓;另一方面是對新理論不自量力的渴望。
-
以典型形象映現藝術的時代之光
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樹立大歷史觀、大時代觀,眼納千江水、胸起百萬兵,把握歷史進程和時代大勢,反映中華民族的千年巨變,揭示百年中國的人間正道,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唱響昂揚的時代主旋律”。
2022-03-28
-
我們這一代的任務:百年中國文學思想史研究
● 摘 要 百年中國文學思想是文學史研究的重要內容,它既是對古代文學思想的承續和發展,也是對西方文學思想的轉化和創新,更是中國文學現代性的重要標志。
-
聚焦新現實 迎接新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向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五點希望。
2022-03-25
-
“精”上見功夫,“好”上求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衡量文學家、藝術家的人生價值也要看作品。
2022-03-25
-
文學批評的抵達性、說服力與建設性
一切都已經走進了新時代。
關鍵詞:  文學批評2022-03-25
-
審美人口的數量與質量 事關社會文明程度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2022-03-25
-
現代小說中的議論
在講述故事的同時發表議論,不論在傳統的敘事文類中,還是在現代小說里,都是作者(故事講述者)的天然權利。
-
以文學這門“世界語言”溝通心靈
【新時代文論之苑】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
-
準確把握時代命題與文學命題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
-
勇于“挑大梁、當主角” 煥發文學青春氣象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青年是事業的未來。
-
王東東:中國現代詩學中的元詩觀念
新世紀以來,元詩觀念在詩歌研究界廣為人知,張棗實際上有首倡之功。
關鍵詞:  現代詩學2022-03-21
-
人民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
關鍵詞:  人民2022-03-18
-
文學理論的三種話語形態與建構路徑
摘要:中國當代文學理論話語體系建設有許多需要從元理論層面加以反思和澄明的問題,話語形態及其建構路徑即為其中之一。
關鍵詞:  文學理論2022-03-18
-
建黨百年共產黨人傳記的發展進程
內容摘要:2021年是締造新中國的中國共產黨誕生100周年。
-
新時代呼喚詩歌新高峰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2022-03-16
-
文學求新求變的內在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創新是文藝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