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吉賢:“熱情”與20世紀中國文學的基本情感動力
本來想試著談另一個題目,因為想到我們這個會議的題目是“20世紀中國革命與中國現當代文學”,但會議進行到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了,從會議提交的論文和各位的發言來看,我們的討論中還沒有充分討論諸如“如何理解作為革命世紀的20世紀中國”“從革命世紀的角度理解20世紀中國文學,它包含了哪些基本的命題?賦予了20世紀中國文學怎樣的特質”等這些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問題。
-
堅持正確導向 推動文藝發展
“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
2022-04-22
-
文學經典的“構成”及時代新變
寫下這個題目,立刻就會引出這樣幾個問題:什么是“經典”?什么是“文學經典”?“文學經典”如何界定?打造現時文學新經典的難點在哪里? 什么是“文學經典” 經典的“經”字的本義是織機上的“縱線”,也叫“經線”,后引申為南北的走向或南北向的道路。
關鍵詞:  文學經典2022-04-20
-
歷史研究的限度意識與當代立場
近些年來,20世紀八十年代文學一直都是研究界持續關注且頗具生產性的話題,相關成果甚為豐碩。
關鍵詞:  八十年代文學研究2022-04-18
-
閱讀之前,沒有真相
新星出版社于2006年起,開始打造偵探文學這一文學出版類型,并冠名“午夜文庫”,旨在對世界偵探文學做系統梳理,給熱愛偵探文學的讀者推介既適合閱讀又具有收藏價值的優秀作品。
關鍵詞:  閱讀2022-04-18
-
“人”之視野下的人類文明新形態
摘 要: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關鍵詞:  人類文明2022-04-18
-
規范漢字是時代的選擇
編者按 “橫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是血脈。
關鍵詞:  規范漢字2022-04-17
-
歷史小說應兼容真實性與藝術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把握傳承和創新的關系,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
2022-04-15
-
新時代文藝評論的功能拓展
新時代文藝評論在制度上、學科上獲得了重要發展紅利,同時也面臨著功能拓展和增量變革的新任務,即從創作引導拓展至審美治理,從傳統領域延伸至互聯網空間。
關鍵詞:  文藝評論2022-04-14
-
承擔歷史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力量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這是繼1981年9月17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整理我國古籍的指示》后,中央又一次對古籍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古籍出版界引起強烈反響。
關鍵詞:  古籍出版2022-04-13
-
“后審美時代”的視覺消費圖景
在現代社會流行“996”、“5+2”等高強度工作帶來的生活重壓之下,大眾精神娛樂需求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  后審美時代2022-04-13
-
深入把握文化建設的價值引領
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是更好構筑中國精神、實現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  文化建設2022-04-12
-
講好中國故事的元敘事方法論
當今,人類社會開始進入東升西降的“維度之門”,正是人類文明系統重置的關鍵時刻,誰能夠站在元敘事的立場上,獲得系統話語重置權,誰就能在新的“生態龕”中成為人類的領導者。
關鍵詞:  中國故事2022-04-08
-
從文學批評到批評史、當代文學批評史
文學批評、批評史和文學史及文學理論 在一般的、宏觀的理解中,文學批評史可以或應該從屬于文學史的整體范疇。
關鍵詞:  文學批評2022-04-06
-
文化批評:文學理論公共性的實現之途
文化批評的發生和文學理論是有內在關聯的。
關鍵詞:  文學批評2022-04-06
-
劉復生:理想的文藝批評什么樣
弗雷德里克·杰姆遜的著作現在似乎已經較少有人引用了,他已經在日新月異的理論迭代中被擠到“古典理論”那兒去了,也被經典化了。
關鍵詞:  文藝批評2022-04-06
-
以文學教育喚醒生命感和價值感
編者按 說到底,教育就是努力解決好一個“培養什么人”的問題。
關鍵詞:  文學教育2022-04-06
-
文學創作中的思辨性問題
文學與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人類的精神世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形式上表現為不同的文學情感和哲學智慧。
關鍵詞:  思辨性2022-04-02
-
融媒體和新詩共識的可能性
在文學出版的傳統陣地上,我們將不得不面對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傳統的文學載體和傳播媒介依然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需要結合新媒介進一步使文學作品綻放出應有的魅力。
-
文明古國邁向文化強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