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兆勝:關于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的“散文批評”
摘要:作家散文批評以其突出的學理性、學術性、前沿性、創(chuàng)新性,表現(xiàn)出與眾不同也具有引領性的“散文批評”風格,其較強的問題意識也將“散文批評”提升到一個高度和境界。
-
從后文學到新人文——當代文學及批評的轉折
一個敏銳的當代社會觀察者,應該會對21世紀初年發(fā)生在中國文學場域中的“文學終結論”論爭記憶猶新。
-
他鄉(xiāng),是一面怎樣的鏡子
講好中國故事,能更好地被世界所理解。
2020-06-04
-
柏峰:散文的藝術品
探究散文的藝術品格,如果不去研究散文獨特的“地磁力”和“吸引力”的內(nèi)在美學邏輯,那就得不到正確的藝術結論。
-
歷史、傳統(tǒng)與文學新人物——關于青年文學形象的思考
當文學的新主題、新人物與現(xiàn)實題材的創(chuàng)作關系被再次提出的時候,隱含著兩個未被言說的問題:一是在這方面我們遇到了新問題,或者說我們需要在這方面做出新的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則隱含著一個潛在的對話關系,這個對話關系就是文學史上是如何處理主題、人物與現(xiàn)實關系的。
2020-05-29
-
舒飛廉:結構性閱讀與網(wǎng)絡感寫作
五年前,我由今古傳奇雜志社出來,在蘇州大學修完“通俗文學與大眾文化”方向的學位,調(diào)去華中師范大學的文學院工作。
2020-05-28
-
祁十木:一只手的幸存者
一 準備動筆寫這些瑣碎問題時,2020還沒有成為一個悲痛的詞,而此時,它是如此恐怖。
2020-05-27
-
周愷:青年寫作的可能性
“許多年以來,維克多·雨果已經(jīng)不在我們中間了。
2020-05-27
-
王蘇辛:流動的活力
近來,經(jīng)常能聽到一種觀點,就是在現(xiàn)下這個時代,最有智慧的頭腦已經(jīng)不從事寫作,或者文學相關職業(yè)了。
2020-05-27
-
丁顏:一粒種子的萌發(fā)
寫作的要旨是寫。
2020-05-27
-
李壯:呼喚常識中的犄角:青年寫作關鍵詞
一、身份 在今天的文學語境中,“青年”無疑是一頂冠冕。
2020-05-27
-
黃平:從東北到宇宙,最后回到情感
無論誰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
-
楊慶祥:21世紀青年寫作的坐標系、歷史覺醒與內(nèi)在維度
一、如何界定“青年寫作” 討論青年寫作的難度,首先在于怎么界定“青年寫作”。
-
何平:青年的思想、行動和寫作
不能免俗,以小說為樣本來觀察中國現(xiàn)代文學。
-
李浩:關于青年文學教育的三個問題
關于青年文學教育的命題,前幾日我曾寫下了半篇文章,后來舍棄了。
2020-05-27
-
“機器寫作”的未來展望
從人類與機器的演化關系來看,“文學寫作”可區(qū)分為“前人工智能時代”與“人工智能時代”。
-
浪漫精神的興衰:家庭、階級與文化幻象
摘要:作為一種精神狀態(tài)的“浪漫”在“五四”新文學的召喚之下興起,沖破家族的枷鎖投身革命是這種精神狀態(tài)的一個突出成果。
-
楊碧薇:未來、當代藝術及新詩之可能
今年七月,在北京海淀美術館“青春的力量”全國青年藝術展上,我看到了陳靈剛的作品《閱讀系列》。
-
自由詩要拒絕散文化
就詩體而言,當下中國詩壇是“三分天下” :自由體新詩,舊體詩詞,格律體新詩。
2020-05-21
-
張莉:文學教育關乎人的素養(yǎng)
關于當下青年的文學教育問題,我想分兩個層面討論。